走向世界舞台的婺源石堨
在今年9月初,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5屆執行理事會公布了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江西婺源石堨成功入選。從鄉野走向世界,婺源石堨有何魅力?
源流千秋 穿越古今
婺源清華村彩虹橋下,一座壅壩上水流潺潺,這就是婺源石堨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彩雲堨,宋時與彩虹橋同步建造。
為進一步深入挖掘婺源石堨的豐富內涵,江西省婺源縣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的婺源石堨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工作領導小組,並由縣水利局牽頭組建申遺工作專班,在江西省水利廳水文化專家和南昌工程學院水文化研究中心等單位的專業指導下,對全縣范圍內石堨進行了精確的調查統計,並深入基層訪賢問農、翻閱書籍、田野考察,充分挖掘石碣歷史底蘊。婺源石堨的神秘面紗慢慢被揭開。
堨,是一種古老的水利工程,一般在河流較窄、水位落差較大的地方,以堅固岩體為基,壘石筑壩,攔截水流,提高水位,從而進行灌溉或者提供水源。石堨,即當地民眾用石頭砌筑而成的堰壩和水渠。
“婺源石堨的開發歷史非常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根據《詹氏族譜》記載,婺源廬源社廟旁邊的鄭家堨就為南北朝時所修建。”南昌工程學院教授溫樂平介紹,“到了唐宋元時期,大批北方士族遷入婺源,婺源石堨得到廣泛開發,明清,婺源石堨進入興盛時期。當時,外來居民對婺源山麓及溝谷中較低緩的坡地進行拓荒開墾,形成了低山板塊梯田和部分高山坡地梯田,民眾就在山間溪河上修建了許多石堨,以攔截雨水,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條件,通過石堨抬高水位,以溝渠、竹筧等引水入田。”
根據調查,截至2023年,婺源縣石堨壩長5米以上、水位上下游高差0.8米以上者,共計2052座,涵蓋全縣16個鄉(鎮)和1個街道,涉及國土面積2967平方公裡,惠及37萬人。直至今日,石堨依然如忠誠的衛士,為一方土地作物生長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水源。
婺源石堨不僅僅是實用的水利工程,更是婺源歷史文化的重要見証。
自然生態 建造獨特
雨后,位於婺源江灣鎮的汪口古村青翠玲瓏。村口的樂安河上,曲尺狀設計的平度堨上水流成瀑,與村庄的農、茶、魚、桑,相融共處。
“在婺源,石堨是古老的水利工程,也是傳統村落的建筑符號。”婺源縣博物館館長胡元光說,“因為有了石堨,婺源自然景觀中滲入了人文生態,久而久之,蘊藏著豐富人文生態的石堨也都變成了自然景觀,成就了‘中國最美鄉村’——婺源。”
日夜滋潤著婺源這片土地的石堨緣何與自然相處和諧?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石堨建筑壘石技藝的精工巧妙。
在設計上,婺源石堨遵循“深淘灘、低作堨,寬砌底、斜結面”的設計思路,蓄水期阻攔泥沙,冬修期掏沙補田,一則可以保障耕地肥力,二則能減少山區上游水土流失。
在施工上,婺源石堨就地取材,以長短不一的塊石交錯布置,輔以片石、礫石和沙子填充夯實,形成一個整體。相互嵌入的塊石、片石、礫石和沙子能夠有效傳遞水壓,保証了石堨歷經千百年的沖刷,仍然保存較好的強度並與自然融合。
在建設規模上,婺源石堨依耕地大小而建,引水渠道較大,分水渠道規模較小,在有限的耕地資源條件下,實現耕地有效利用的最大化。
看似尋常,實最奇崛,這些“其貌不揚”的石堨蘊含的科學價值和哲學內涵,不僅是婺源山民在長期農耕生活中經驗積累的重要體現,更是中華文明強大生命力的彰顯。
古韻新生 活態利用
初秋,婺源思口鎮思溪村,田園幽靜,山色蒼蒼。在溪水清清之處,一座婺源石堨文化展示館格外顯眼。
“參觀的游客一波接著一波,光是今天就接待了400多人。”思溪村村委會工作人員王偉康介紹道。
科學利用是最好的保護,與古為新是最好的傳承。立足全國傳統古村落的區位優勢,婺源籌資80余萬元打造了婺源石堨文化展示館,以石堨文化基因為魂,融合古老與時尚的元素、傳統與現代技藝,借助文字、圖像、音頻和沙盤等方式,展現婺源石堨的前世今生和文化遺存的精神內涵。
“婺源發展全域旅游,石堨已經深深融進了婺源的村落生活中、婺源的清秀山水中,如何讓石堨這一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源頭活水’長流?我們也進行了深入地思考。”婺源縣水利局局長俞曉霞說,“我們打造了一條縣域旅游北線,從思口—清華—浙源,通過完善石堨工程標識、全景展示石堨工程,有效將三個鄉鎮的重點石堨串聯起來,形成一條石堨精品研學路線,通過文旅融合發展的形式,將豐富的水利歷史遺存轉化為旅游產品。”
“下一步,我們還將籌措資金,對重點石堨加強維護,並因地制宜與當地鄉村旅游項目有機結合,確保這一古代灌溉工程得以更好傳承。”婺源縣水利局黨組成員朱利華說。(時雨、朱燕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