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折翼天使的好“媽媽”

——記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劉小清

2024年09月10日08:23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9月6日,由中宣部、教育部共同組織開展的2024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推選結果揭曉,共有12位教育工作者光榮上榜,蘆溪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劉小清位列其中。這是她繼獲評“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教師”“中國好人”之后獲得的又一殊榮。

  “實至名歸。”得知消息的人們,異口同聲地對劉小清表示祝賀,並向她表達敬意。榮譽與口碑的背后,是劉小清28年來扎根特教事業的辛勤付出,是這位“天使媽媽”為特殊兒童奉獻無悔青春的一腔真情。

  時間回溯至1997年,蘆溪縣特殊教育學校成立。已在當地村小任教多年的劉小清馬上報了名。親朋好友十分不解,“整天面對特殊兒童,你教得了嗎,吃得消嗎?”她不為質疑所動,堅定地說:“我自己選擇的道路,我自己走。”

  當年25歲的劉小清不曾想到,她的選擇,對於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來說,是一種幸運。正是她的堅持與執著,讓這些孩子從此有了更多的幸福。

  劉小清來到特殊教育學校任教后,需要闖過的第一關,便是要學會如何與特殊的孩子們打交道。剛開始上課時,因為交流不便,她與學生基本上是“大眼瞪小眼”,窘態百出。劉小清沒有打退堂鼓,而是改變教學方法,以身示范傳授知識。比如,在聲母和韻母的教學過程中,她拉著學生的手,緊緊貼在自己的喉嚨和腹部上,讓一個個學生感受聲帶的顫動、氣流的強弱。為了教孩子說話,劉小清則用壓舌板放在學生的舌頭上,指導他們去體會讀哪個音該怎樣發力,然后督促他們一邊照鏡子一邊觀察口形進行練習,幾十遍甚至上百遍帶著孩子們一起念,經常是練得口干如火、喉嚨紅腫。功夫不負有心人,當一名聽障孩子第一次叫出“媽媽”時,其母親聽聞后淚如雨下,抱著劉小清又跳又笑又哭。這一刻,劉小清覺得一切苦與累都已不在話下。“我教的孩子很普通。但能讓他們重拾信心、告別自卑,像正常人一樣生活,我就最高興,最滿足。”她由衷地說。

  在劉小清看來,對待特殊兒童,一是要換位思考。要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當成他們的媽媽,隻有將心比心,才能有耐心、有恆心,才能用真心。二是要感同身受。要放下身段,感受他們的所思所想,體會他們的所哭所笑,平視他們,尊重他們。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有一次,一名叫曉峰的智障學生突發癲癇病,情況十分嚴重。接報后,劉小清迅速趕到現場,跪在地上一遍遍叫喚曉峰的名字,並用毛巾幫他清理嘔吐物,處理失禁的大小便,還為其換上干淨衣物。事后,孩子們用詩的語言,形容劉小清“這一跪”,“在我們心中站立成一座山”。

  劉小清深知,“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得越深,教得越好。家住蓮花縣的芬芬在蘆溪縣特殊教育學校就讀時,經常在課堂上無故打鬧,同學們對其避而遠之。由於學校離家較遠,她周末也隻能待在學校,卻十分不合群。劉小清得知情況后,便將芬芬帶回家裡,與自己的孩子同吃同住同睡。通過潛移默化,性格偏激的芬芬好像變了一個人,不僅與同學相處融洽了,而且還樂於助人。特別是走出校門后,她在南昌一家刺繡廠找到了工作。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芬芬興奮地買了一雙新鞋寄給劉小清。如今,這雙鞋一直珍藏在劉小清的辦公室裡,每每看到它,劉小清心底便涌起一陣陣幸福的浪花。

  作為蘆溪縣特殊教育學校的主要負責人,劉小清總是把路途最遠、家境最困難、殘疾程度最重的孩子送教工作留給自己。智力低下不會說話的小娟沒有自理能力,六年來,劉小清堅持上門給她做頭部控制訓練、軀干訓練、上肢訓練、語言訓練等等,通過共同努力,小娟現在終於能夠邁開腿了。在教學中,劉小清立足於讓殘疾孩子有尊嚴地生活這個出發點,帶領全校教師開設了書畫、陶藝、烘焙等特色課程,用一技之長為學生的未來鋪路。截至目前,該校學生創作的美術作品連續8年榮獲國家級、省級獎項,還有多名學生獲省特奧田徑比賽金牌、銅牌。

  如今,年過半百的劉小清更加注重青年教師隊伍的發展、壯大,通過“帶、幫、扶”的方式,讓愛的“接力棒”得以傳承。在她的影響下,蘆溪縣特殊教育學校先后有多名教師獲評“全國優秀教師”“江西省特級教師”等,該校也先后獲評“江西省三八紅旗集體”“全省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江西省師德師風示范學校”等。

  “他們是折翼的天使,在無聲的世界無助地碰壁。而你,用愛,用溫暖,用柔情,用青絲到白發的堅持,鑿開一道光,直抵一座封閉的城池。他們因你而滋潤,他們因你而茁壯,他們因你而鮮活,他們因你而閃亮。而你,也因他們而崇高,也因他們而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這段致敬詞,正是人們對劉小清恰如其分的評價。(全媒體記者 劉啟紅 李 芳)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