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獲得者洪明水——
“生在村,長在村,服務在村”
錯落有致的房屋,“點綴”在四處的花草,不遠處群山環抱的水庫......
灌田村坐落在江西省鷹潭市余江區中北部,洪明水在這裡呆了一輩子,見証了它的美麗蛻變。
洪明水今年73歲,是一名老黨員、退役軍人,也是灌田村的“守護者”。
1971年,20歲的洪明水應征入伍,表現突出的他第二年便被選為班長,並於1974年如願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1977年,洪明水退伍回到家鄉灌田村,立志要在“小小”的村干部崗位上,做好每一件村民的“大事”。
“那時候,村裡都是土路,一下雨土路就變成泥路,去鄉裡隻有一條蜿蜒曲折的土路可走。”洪明水回憶,“也沒有通電,鄉親們生活很不方便。”
“我就時不時往鄉裡跑,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爭取道路和電力項目。”時任灌田村民兵連長的洪明水還組織了多次村民會議,最終,通過申請補助、捐款等方式,村裡籌集了6萬元資金,解決了道路、用電問題。
“不僅是用電、修路,我們這些早年在村裡上了學的人也要感謝洪老。”灌田村村民洪明德說。
“那時候灌田小學比較破舊,恐怕會有安全隱患,一定要想辦法維修改造。”洪明水帶頭捐出了一年的工資,加上項目款和村民們的捐款,灌田小學改造提升就動工了。
為了節約資金,洪明水和其他村干部、村民每天准時到施工現場“報到”,拆除危房、砌牆、抬房梁……“可以說小學是我們一磚一瓦蓋起來的,這樣省人工費,可以把更多的錢用在材料上。”洪明水說,“隻要學生能在村裡上好學,一切都是值得的。”
1988年,洪明水擔任灌田村黨支部書記,繼續他“生在村,長在村,服務在村”的使命。
洪明水發現灌田村原先的兩個水庫面積較小,難以滿足農田灌溉的需要,便帶領全村黨員干部和村民進行水庫的擴容工作。
“徒手挖、背簍背,把清理出的泥土用於圩堤加固……”洪明水和鄉親們用了大半年的時間,讓村中水庫的蓄水量提高了三分之一,“水庫擴建后,水稻田產量每畝增長了150斤。”
村民的意見一一記錄,一聲招呼就到村民家裡,有需要就伸出援手……“有求必應”的洪明水多次被評為優秀村支部書記、先進個人。
1995年,工作表現突出的洪明水到石港鄉政府工作,基層經驗豐富的他先后到書院村、鐵山村等駐村工作,繼續為鄉村奉獻汗水與智慧。
退休后,洪明水仍為村裡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村裡要環境改造,他帶頭把家裡老房子拆了﹔村民之間出現矛盾糾紛,他主動上門調解……
“同村的一個小伙子以前很調皮,受我的影響入伍了,在部隊裡表現優異還入了黨,現在他工作了,還經常來探望我。”洪明水說,“我能做的有限,可以讓村裡發生一點變化,讓村民的生活有一點改善,就很滿足。”
“走在村中的小道上,就是走在為大家服務的路上,隻要能為村裡盡一份力、發一份光,我都會去做。”洪明水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