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興國:以數字化賦能推進“5+2就業之家”服務提質增效

近年來,興國縣就業創業服務中心以“5+2就業之家”平台為依托,以支持重點企業用工服務為抓手,採取“加減乘除”工作法,大力推進數字人力新模式,搭平台、促匹配、強服務,推動用工需求和勞動力資源供給智能匹配,系統解決群眾就業、人才創業、企業用工的多重結構性難題。
勤做“加法”,使專業運營“促”起來。興國縣創新工作思路,打造“政府主導+市場化運營”的“服務+”模式。按照就業之家“五統一”要求,將興國數字人力中心改造升級為興國縣就業之家,以購買服務方式引入第三方人力資源服務“國家隊”——中智集團江西分公司開展專業化的運營服務。採取“線上數字賦能、線下專業運營”模式,以縣就業之家為主導,落實崗位歸集、宣傳部署、人員培訓、工作台賬、運營標准、招聘活動的“六統一”工作節奏,統籌夯實全縣就業之家的工作。以鄉鎮和村(社區)就業之家為陣地定期摸排勞動力信息和企業缺工信息,每周通過微信工作群和信息公示欄發布崗位信息,常態化開展“送崗下鄉”活動。目前,興國縣累計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85場,提供就業崗位1.5萬余個,為企業輸送意向員工7400余人次。
勇做“減法”,使就業服務“暖”起來。按照“服務重心下移、服務項目前移”的原則,減流程,提升通辦業務能力,為勞動者提供城鄉無差異化的就業創業服務。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宣傳力度,採取放寬扶持年限、提高貸款額度和降低擔保門檻等調控舉措,大力扶持小微企業發展。設定公共服務窗口,窗口提供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才人事、勞動關系等公共服務,構建“一門、一窗、一趟”的服務機制,讓服務更有溫度、有力度、有速度。推進高校畢業生相關業務一窗通辦,大力推行高校畢業生檔案接收事項,對流動人員檔案服務事項均實現“贛服通”線上即時辦理,減少跑路次數,加大政務服務便民力度。目前,共發放個人創業貸款2.5億元,直接扶持1795人,帶動就業8775人,接收高校畢業生人事檔案5716卷。
善做“乘法”,使數字人力“賦”起來。興國縣就業之家依托2022年揭牌的全省首家數字人力共享中心,運用數據清洗、分析、研判、建模等方式對全縣勞動力全面摸排,建立了包括轄區勞動力資源總體數量、基本結構、就業意願、勞動力流動等內容的信息數據庫,讓供需信息清單化,促進勞動力就業與企業用工有效對接。雲上招聘市場化。每月逢“6”為企業招聘日,每周三直播帶崗,把就業創業政策、招聘信息搬上“雲端”,實現求職就業觸屏可及,促進了勞動力就業與企業用工有效對接。目前,數字化平台系統在企業、各鄉鎮(區)、村便民服務中心配備招工就業服務終端賬號789 個,收集46.9萬余條勞動力數據,為提供更加優良的就業服務奠定了基礎。
敢做“除法”,使工作效率“提”起來。興國縣牢牢扭住解放思想這個總開關,加快更新觀念,轉變作風,不斷強化“店小二”和“保姆式”服務,把重點企業用工保障、重點人群就業創業服務作為工作人員的必修課,在打通堵點上做“除法”,不斷優化就業創業環境。構建惠企政策平台,設立惠企政策兌現專窗,為企業和群眾提供咨詢引導和“幫代辦”服務,實現惠企惠民政策“快兌現”。以興國縣就業之家網點碼為求職就業辦事的“一站入口”,實現人才服務跑零次,人才事項高效辦。針對失業保險工作,做到應發盡發,切實保証失業保險待遇申請“暢通領、安全辦”。針對高校畢業生,做好不斷線服務,著力消除就業障礙、清除信息壁壘,解決就業創業工作重點、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及時提供就業支撐。目前,興國縣就業之家已調研走訪重點企業280余家,開展崗前培訓23場943人,提供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1349人次,為180名失業人員共發放失業保險金99.67萬元。(蔡彥平 肖 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