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廣昌:用好“小舉措” 推進“大治理”
近年來,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積極開展“紅旗”黨支部創評工作,推進基層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尖峰鄉以創評“紅旗”黨支部為契機,堅持黨建引領,通過開辦“小課堂”、開列“小清單”、開展“小評比”、開啟“小聯結”,用好“小舉措”發揮基層治理“大成效”,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小課堂”拓寬“大視野”
“在產業獎補政策的扶持下,今年我種了15萬筒的茶樹菇,一筒菇預計可掙超過一元,我家日子越過越紅火。”這是尖峰鄉東山村的種植大戶張啟聖在“感恩講堂”上給大家講述自身脫貧致富的故事。
東山村依托村級活動場所陣地資源,由村黨支部牽頭,開辦紅色講堂、農科講堂、感恩講堂“三堂課”,以微課堂的形式加強對黨員和群眾的教育引導,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紅色講堂邀請“光榮在黨50年”老黨員講紅色故事,選取以黨史上重大事件為主題的紅色電影,組織黨員群眾集中觀看。農科講堂邀請縣、鄉農業技術骨干以及種養能人大戶,圍繞烤煙生產、有機水稻種植、水果玉米種植等方面向群眾進行統一授課培訓,提升群眾增收致富能力。感恩講堂邀請脫貧戶講述自身脫貧摘帽的故事,講述身邊、全村發生的巨大變化情況,讓廣大黨員群眾深切感受身邊發生的巨大變化。
“小清單”帶動“大服務”
基層治理,核心是黨的領導,關鍵在為民服務。圍繞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村黨支部通過收集群眾心願清單,精准開列為民服務清單,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制度,為群眾“圓夢”。
該鄉雙湖村村民在“村民夜談會”上反映家中房屋破舊漏水,自己在縣城務工,目前租房居住,希望村裡幫忙解決住房問題。收到其反映后,雙湖村“兩委”在上戶了解他的家庭生產生活情況后,將其納入了邊緣易致貧戶予以精准幫扶,考慮到他在縣城務工,幫助他申請了公租房,減輕了住房的壓力。
今年以來,尖峰鄉通過“村民夜談會”、城鄉“三長”聯動微信群、鄉村一網通等平台多渠道解決群眾反映問題180余個,建立“服務清單”靶向化機制,由鄉挂村領導和村黨支部牽頭,綜合評估群眾反映問題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將村民反映的問題及建議按照政策咨詢、糾紛調解、扶危濟困、公益事業等內容進行整理分類,精准開列為民服務清單,實行清單銷號制,確保群眾的每一個合理問題都能得到有效解決。
“小評比”激發“大活力”
圍繞“群眾主體”作用發揮,通過開展各類評比活動,建立長效激勵機制,全面激發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該鄉東營村開展鄉風文明“六好戶”評選活動,評選出孝老愛親、鄰裡互助、衛生環保、熱心公益、致富帶富、移風易俗等“六好戶”,營造出向典型看齊,人人爭當“六好戶”的濃厚氛圍,2024年,該村獲評市級“紅旗”黨支部。該鄉沙背村結合愛國衛生運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常態化開展人居環境評比,由村黨支部牽頭,每月對人居環境情況進行督導,每季度按照“好、較好、一般、差”4個等次對全村農戶人居環境情況進行評定,評選出房前屋后、院內院外干淨整潔的農戶,在村民大會上進行表彰並贈送一些獎品,有效激發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出人人參與環境整治的良好氛圍,2024年,該村獲評縣級“紅旗”黨支部。該鄉包坊村開展種養能手評選,由村黨支部牽頭初選出種養能手,在村民大會上進行投票確定,對評比出的種養能手優先發展入黨、優先提供項目支持等。2023年,該村水稻產業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30余萬元。
“小聯結”撬動“大發展”
產業興,則經濟興、農村興。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由村黨支部牽頭、黨員帶頭,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打造多元化利益聯結機制,帶動產業發展、群眾增收和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該鄉東山、包坊、營前等村大力發展有機水稻種植和大米加工產業,建立“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通過大戶帶散戶,發揮黨群聯動、互助幫帶的積極作用。推動廣昌縣新美盛種植專業合作社獲評省級農民合作社示范社,有機水稻獲得有機產品認証証書和有機轉換認証証書。該鄉沙背村建立紅衫榨油坊,採取“村辦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打造茶籽採收、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解決了村民茶籽收益低、茶油銷售難的問題,實現了村民和村集體雙增收,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牢牢夯實基層治理基礎。(廖曉敏、徐維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