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發揮紅色優勢 打造教育基地

2024年10月13日06:25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深秋時節,走進萬載縣仙源鄉,紅色是道路兩側建筑的主基調,輝映著視野盡頭的郁郁青山。中共湘鄂贛省委舊址、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紅旗報社舊址……仙源鄉至今有36處保存完好的革命舊址,其中5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今年以來,仙源鄉深入挖掘民族交往交融歷史,將艱苦奮斗、改革創新的紅色文化轉化為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不懈動力,筑牢國家安全意識,將仙源打造成集宣傳、教育、學習和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紅色文化革命紀念地。“這幾年,紅色旅游越來越旺,家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環境越來越好,游客越來越多,老百姓都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在中共湘鄂贛省委舊址工作了38年的當地老黨員宋火生說。

  堅持政治引領,搭建紅色仙源陣地。仙源鄉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工作主線,推動形成各部門通力合作、各族群眾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不斷強化革命舊址、紅色講堂以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等紅色陣地作用,常態化組織黨外代表人士、非公企業代表開展觀舊址、祭英烈等活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家國情懷,增強政治認同。

  強化宣傳教育,唱響紅色仙源品牌。仙源鄉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融入歷史文化宣傳、紅色教育活動以及移風易俗工作各方面。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充分利用機關單位、政務大廳、戶外大屏及各類公共場所播放宣傳片,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扎實開展“石榴籽”思政課、知識競答、專題講座等,推動學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有效開展。

  加強民族團結,講好紅色仙源故事。仙源鄉積極構建良好的鄉村環境,促進各族群眾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持續推進各族群眾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致富。加強對少數民族群眾走訪慰問,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重點做好產業幫扶、就業幫扶,通過下沉基層,組織技能培訓、進行崗位推薦等措施,精准對接需求,培育發展能手、樹好先進典型,帶領少數民族群眾大力發展特色優質產業,有效拓寬就業渠道,助力其實現穩定就業。

  堅持共建共享,助推紅色仙源發展。仙源鄉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把民族團結納入村規民約,依法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有效防范和化解各類風險隱患,依法保障各族群眾合法權益。深入打造一批“同心圓書屋”,並以其為載體,通過讀書增進理解、凝聚共識,不斷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政治基礎,讓“同心圓書屋”成為各族干部群眾學習交流、思想碰撞的精神家園,共同譜寫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新篇章。(丁斌祥 龍 可)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