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柴桑區:巡班遍訪提高服務群眾質效

“魏大爺剛剛散步去啦?最近身體情況怎麼樣?”一上班,九江市柴桑區白合村村干部桂泰、周應橋便開始了一天的巡班工作,他們計劃將14組魏家大屋8戶村民巡訪完畢。
基層干部是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而入戶走訪是政策宣傳、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柴桑區城門街道探索巡班遍訪工作,制定了《城門街道關於開展巡班遍訪“三三制”行動的工作方案》,在紅心、白合、紅旗三個村進行試點,通過平日坐班、周末值班、機動巡班的方式,讓干部下沉到村小組和農戶家中開展工作。
為充分發揮黨群服務中心作用,明確工作日三分之一干部在便民服務室坐班,為群眾提供“一條龍服務”,對來訪群眾申辦事項,做到“簡單事務立刻辦、重大事務承諾辦、疑難事務聯系辦”﹔周末及節假日安排至少一名村干部在村值班,應對突發性事件,提供延時服務,讓群眾來村裡找得到人、辦得了事。在確保群眾來訪有回音的同時,也推進干部在精簡化坐班中“一人在崗、多事通辦”,培養事事通的多面干部。
“李大爺,現在電信詐騙的手段越來越多,一定要學會辨別,尤其是陌生電話千萬不要隨意相信啊。”“周叔,今天我們上門是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排查工作,您女兒今年還在九江工作吧,其他有什麼變化嗎?”
城門街道通過巡班遍訪,村干部下沉到群眾家中,聊家常、續閑話,拉進干群關系的同時,對惠農政策、社會保障政策、反電詐知識、安全生產知識等進行入戶宣傳,面對面詳細講解,真正讓群眾知曉且理解。
“我們村入口是個上坡,旁邊副食店門口有棵大樹,一到秋天樹籽掉的滿地都是,騎電動車總是會摔倒,感覺安全隱患很大。”紅心村黨支部書記徐雄正在長嶺梗自然村遍訪,看到許多老百姓聚在一起閑聊,徐書記便上前交談,在聊天的過程中,大家便反映進村副食店上坡路段樹樹籽掉落多,有安全隱患。
第二天一上班,紅心村“兩委”便召開了會商會,大家一致同意對多長出來的樹枝進行砍伐,並馬上聯系人員、機械處理解決,消除安全隱患,得到了群眾的肯定。
開展巡班遍訪工作半個多月來,城門街道三個村累計收集問題11個,幫助解決問題6個。(熊曉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