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江西宜黃:物業“紅”起來 民心“暖”起來

2024年11月24日11:33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走進江西省撫州市宜黃縣廣升獅子灣小區,主干道上干淨整潔,綠化養護井然有序,小區環境干淨整潔、安全舒心、秩序井然,充斥著其樂融融、歡聲笑語的愜意氛圍。這與兩年前,小區車輛亂停亂放、環境臟亂差、矛盾糾紛不斷、遇事找不到人的情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獅子灣小區的變身,是宜黃縣黨建引領“紅色物業”建設的縮影。近年來,宜黃縣聚焦破解城市社區治理難題,堅持黨建引領社區物業治理,將創建“紅色物業”融入城市基層治理體系,推動黨的組織覆蓋到物業、黨的力量充實到物業、黨的作用發揮到物業,用“紅色物業”溫暖民心。

組織建起來,群眾有了“主心骨”

“自從小區網格成立了黨支部,我們社區工作有了抓手,小區更有戰斗力,物業服務走上正軌,居民與物業的矛盾也減少很多。”北門路社區黨總支書記熊景利夸贊道。

過去北門路社區廣升獅子灣小區因缺少物業管理,導致臟、亂、差”現象尤為突出,小區治理面臨“管不好”“管理亂”“管理亂”等問題,本地人戲稱“買房莫要獅子灣,走路情願繞個彎”。

為改變這一現狀,宜黃縣在獅子灣小區成立全縣首個網格黨支部,在上級物業服務管理部門和網格黨支部的共同努力下,引進了正規物業公司,依規成立小區業委會,並將黨支部班子成員推選為業主委員會委員、推薦進入物業企業黨支部班子,推動小區網格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良性互動。2022年以來,在黨組織的帶領下,獅子灣小區開展機動車亂停亂放整治80余次,增劃停車位110多個,集中開展環境衛生整治30多次,黨員認領“微心願”50余個,清繳物業費12萬余元。

宜黃縣著眼提升物業服務水平、強化黨建物業聯建,深入開展“共建紅色物業 共享美好家園”活動,通過成立物業行業黨委和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制定《物業行業黨委成員單位職責清單》和《物業行業黨委議事規則》,在縣城區7個社區50個網格上構建“網格黨支部—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三方聯建機制,構建縣住建局主管、城市社區黨工委統籌推進、社區具體落實的上下聯動、一貫到底的物業組織管理架構,實現了全縣物業服務企業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全覆蓋。

平台搭起來,群眾有了“貼心人”

組織建起來,不能唱“獨角戲”。宜黃縣城區各小區通過不斷建陣地、建機制,為多方聯動服務居民“搭台唱戲”,推動解決居民身邊的“關鍵小事”。“以前遇到問題不知道找誰反映,問題解決不了十分鬧心,現在問題都可以通過議事會來解決,事情處理順心多了!”水北上城小區居民滿意道。

為能廣泛聽取、全面收集、有效處理社區居民遇到的問題難題,宜黃縣建立“居民——單元長(黨員聯系戶)——樓棟長(黨員中心戶)——網格長(網格黨支部)”的信息收集機制,針對收集到群眾關於環境優化、利益維護等方面迫切訴求,小區建立以網格黨支部為核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網格員、結對共建單位、聯網職能部門等“六位一體”共同參與的“紅六方圓桌”議事會,從物業人員、社區黨員、“雙報到”單位黨員、志願者等群體中,擇優選聘組建“紅管家”隊伍,在小區“網格紅色驛站”以多點聽事(居民提事、黨員問事)、每月議事(“三長”初議、“紅六方圓桌會”商議)、合力辦事(分類辦事、公開晒事)的“三事六步”工作法為抓手,推動物業服務難事做到每月一會、每事必議、每議必果、每果必行。截至目前,協助物業服務企業落實解決惠民利民事項共計260余件。

“紅六方圓桌”議事會機制,讓群眾有地方反映問題,小區堵點難點問題有人解決,真正做到了社區為民服務、物業服務、群眾志願服務三個融合。水北上上城網格黨支部書記歐陽少群說:“現在我們收集民意民情更加精准了,很多矛盾糾紛面對面、實打實得到高效化解。”

管理實起來,群眾有了“話語權”

小區的事有人管了,但是怎麼激勵他們更好地發揮“頭雁”作用呢?“網格黨支部書記大多數是機關黨員干部,雖然我們社區管不到,但是縣委卻賦予了我們反饋權、表揚權和激勵權,讓我們說話更有底氣。”學前街社區黨總支書記鄒金萍說道。

宜黃縣將干部考察觸角延伸至城市社區網格,聽取社區和網格黨員到社區報到情況、群眾評價、物業費繳納等意見反饋,將參與小區治理的表現情況與提拔重用、職級晉升、評先評優相挂鉤,對有不良反映或對參與基層治理消極應付等情況的,暫緩任用或取消任用資格。

自2022年8月實施以來,已對427名擬提拔、進一步使用、職級晉升等考察對象進行延伸了解,其中因參與網格工作表現較好,7人獲得提拔重用,12人獲得職級晉升,4人因未按要求參加社區報到在職級晉升中被“一票否決”,6人在征求意見前補繳了物業費1.9萬余元。

在用好“反饋權”的同時,小區還有“表揚權”。全縣每年定期廣泛開展最美報到黨員、最美樓棟長、最美業主評選活動,融洽了鄰裡關系,很多小區業主都以能評到“最美業主”“最美樓棟長”等為榮,居民切切實實得到過實惠。

而且發揮“激勵權”,將黨員干部參與志願服務的次數、時長和所做的貢獻等折合成積分,憑積分就可到社區兌換生活日用品和免費家政服務,在這種方式的激勵下,黨員干部帶頭繳納物業費,示范帶動了周邊群眾補交了所欠的物業費,形成了“以服務換服務、以服務促治理”的社區治理模式。2022年以來,共清繳物業費50萬余元。(王恆博、丁舒偉)

(責編:毛思遠、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