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高:創新宣講方式 讓理論接地氣、聚人氣

“生態之鄉大野市,豐收時節人人忙,田間地頭來宣講,您聽好!”……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野市鄉轄區企業“挺好光電”的車間內傳出清脆的鑼鼓聲,由當地的“紅喇叭”宣講志願服務隊走村入戶,用原創“三句半”的表現形式,讓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在田間地頭、農家院落、企業學校落地生根。
創新形式,宣講增人氣。野市鄉聚攏鄉賢能人、返鄉大學生、“五老”人員、退役軍人、網格員、文藝工作愛好者等多元背景的成員,盤活鄉土文化人才資源,培養一支帶不走的本土化“紅喇叭”理論宣講隊伍。同時,宣講隊採取集中宣講、庭院“板凳式”宣講、田間地頭“切磋式”宣講、送學入企等形式開展理論宣講活動,將“傳統講台”轉化為“移動課堂”,把“鄉村庭院”打造成“知識園地”,把“理論闡述”轉化為“鄉土智慧”,使理論宣講變得“貼心”“入味”。
精心籌備,宣講添新意。該鄉除了運用傳統的講座、報告等形式以外,還積極嘗試情景劇、快板、相聲、“三句半”等多元化宣講方式,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生動有趣的表演,同時注重與群眾的互動交流,通過設置問答環節,鼓勵群眾積極參與,提出自己的問題和看法,讓群眾在歡聲笑語中領悟真諦,讓理論與群眾零距離接觸,激發群眾的學習熱情,讓群眾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時,也將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貼近生活,宣講接地氣。在宣講內容上,該鄉“紅喇叭宣講隊”也做到了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以具體事例講透國家政策,回答更多群眾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同時宣講中注重用朴實無華的家常話、大白話講好百姓故事,用老百姓身邊的事例和他們感興趣的故事,用栩栩如生的真情實感打動人,讓群眾在寓教於樂中達到思想上解惑、政策上解渴、精神上解壓,讓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
“紅喇叭”宣講隊將黨的理論方針政策以更加生動、接地氣的方式傳遞給廣大群眾,不僅盤活了鄉土文化人才資源,更在群眾心中播下了知識與智慧的種子。(胡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