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融入鄉村振興幸福“李”
——江西郵政會昌縣分公司黨支部聚黨業融合力量促服務

會昌縣洞頭鄉位於江西省贛南山區,依托其山地氣候優勢,當地因地制宜地發展了芙蓉李種植產業,目前已建立起芙蓉李採摘園2500畝,建設了畬情農特產品加工基地,走出一條集種植養殖、休閑觀光、生產經營為一體的農文旅融合產業發展新路。已發展多個連片百畝以上芙蓉李種植基地,芙蓉李年產量達200萬斤,創收超1000萬元,當地種植農戶500戶以上,成為洞頭鄉最大的農業產業。會昌縣郵政分公司黨支部緊盯服務鄉村振興工作總要求,聚焦“五個振興”,立足五美目標,聚焦黨建引領、聚焦黨員模范、聚焦儲運難題、聚焦資源賦能、聚焦特色產業五項行動,幫助當地農民解決芙蓉李寄遞難題,為服務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會昌縣郵政分公司黨支部突出“指揮棒”作用,派駐一名駐村書記堅守一線、靠前指揮,抓住芙蓉李短暫的採摘季,提前走訪種植農戶,了解農戶實際困難。扎實組織開展“聚黨業融合力量 促服務鄉村振興”主題實踐活動,常態化組織開展“三亮三比三評”和領題破題活動,成立了服務鄉村振興臨時黨小組,把黨建工作融入鄉村善治建設的各項重點中心工作,充分發揮黨支部的基層堡壘作用,引領鄉村“共建、共治、共享”工作,主動作為,充分運用洞頭鄉村級站點,對芙蓉李寄遞工作提前統籌謀劃,做好詳細部署和分工,做到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黨員在一線沖鋒陷陣。
芙蓉李的採摘期不到一個月,除了堅守一線的駐村書記和派駐隊員,該支部的全體黨員輪流來到洞頭村開展芙蓉李收寄幫扶活動。尤其是採摘期間的一場大雨,讓芙蓉李種植農戶犯了難,大雨淋過后挂在樹上一天就爛了一半,摘下來不好儲存,賣不出去一樣會腐爛。該支部的彭智勇是負責洞頭鄉的郵運司機,面對緊急情況,他第一時間帶著駐村書記向縣分公司黨支部書記匯報,支部召開緊急會議商議對策,決定採用“線上+線下”同步營銷方式,線上採用郵樂直播全力營銷,線下在公司工作群裡倡導全員參與芙蓉李的營銷。“幸好有你們幫我一起摘李子,一起打包,不然我這一山的芙蓉李真的就要變成肥料了”農戶藍鬆聖豎著大拇指說。
芙蓉李以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受到市場的青睞。然而,芙蓉李不易儲存和運輸,洞頭鄉的交通條件和寄遞體系常常成為制約芙蓉李銷售的瓶頸。為解決這一問題,該支部充分利用洞頭鄉畬族村級站點,主動作為,積極介入,並安排了洞頭的專線,將當天採摘的芙蓉李打包運出,確保不積壓,幫助農民解決了芙蓉李的寄遞難題。
在具體行動中,該支部通過設立專門的芙蓉李寄遞服務保障團隊,優化寄遞流程,提高了配送效率。同時,還對芙蓉李進行特別包裝,確保在運輸過程中保持新鮮,並通過高效的配送網絡,將這些優質的水果迅速送達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手中。
通過借助郵樂平台,洞頭鄉的芙蓉李產業實現了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農戶可以通過電商平台直接面向消費者銷售產品,減少了中間環節,提高了銷售效率和利潤空間。另外,該支部還提供了豐富的營銷資源和數據分析支持,幫助農戶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偏好,從而調整種植結構和銷售策略。當地的農戶們不再因缺乏有效的銷售渠道而發愁,他們的水果得以順利出售,收入得到了有效提升。尤其是對一些貧困戶來說,增收對他們的生活改善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寄遞服務方面,該支部緊緊抓住短暫的芙蓉李採摘期,實現日進出口寄遞量近4000件,為企業創收近十萬元,為當地經濟增收近百萬元,通過郵政銷售平台-郵樂小店限時銷售最高日銷量達400單。
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需要多方發力,該支部用實際行動幫助洞頭鄉芙蓉李這一地方特色產業實現了市場化,進一步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通過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增加農民收入,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吳璐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