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以體樹人 發展學校體育

劉 峣
2024年12月18日08: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我們用20年的時間做了一個証明題:從體育抓起,讓孩子們有喜歡的運動,不會影響考試成績,也不會影響學校的發展。”站在舞台上,貴州省黔西南州興仁市巴鈴鎮塘房小學校長吳雄,話講得很有底氣。

  2004年,不滿20歲的吳雄來到這所位於偏遠山區的學校。彼時,學校裡連一塊超過20平方米的平地都找不到。為了給孩子們提供運動空間,吳雄帶領師生一點點填平坑坑窪窪的土地。從最初用土石塊鋪成的“運動場”,到如今擁有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各類運動場所,體育活動成了塘房小學的標簽,為山村的孩子們提供了出彩的機會。

  12月14日,蔡崇信公益基金會2024以體樹人教育研討會暨第五屆以體樹人校長年度盛典在浙江湖州舉行,包括吳雄在內的10名校長因在樹立和推廣體育教育上的實踐,入選“以體樹人”校長。

  在體教融合的背景下,體育在學校與家庭教育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這些“以體樹人”校長的故事,詮釋了“完全人格,首在體育”的內涵。

  校長是第一責任人

  “我當校長之初,遇到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孩子們不喜歡來學校,躲學、厭學現象非常嚴重。”吳雄說,山區孩子經常在家干農活、體力好,為了把孩子帶回學校,他選擇從體育入手,開足體育課、舉辦運動會,讓孩子們從體育活動中找到自信,鼓勵他們把積極的心態用到文化知識學習上。

  “我希望每一個鄉村孩子,不要因為自己生長在山高水遠的地方而自卑,而是通過拼搏和努力,有能‘走出去’的能力,也有回到這裡的決心。”吳雄說。

  近年來,青少年體質問題越來越受到中國社會關注,曾被認為是“副科”的體育課成為每天一節的“必修課”。從“課間10分鐘”到“課間15分鐘”,很多地區通過延長課間等方式,鼓勵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年體育司副司長姜慶國認為,校長是履行學校體育的第一責任人。“學校校長要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把青少年從課堂中引到陽光下、操場上,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

  2019年7月,蔡崇信公益基金會啟動“以體樹人校長計劃”,通過每年在全國范圍內尋找並資助10名標杆校長,弘揚以體樹人理念,促進體教融合更好發展。

  蔡崇信公益基金會秘書長李海市介紹,基金會在早期推廣體育教育時,曾嘗試過邀請專業教練上體育課、捐贈體育器材等方式,但發現效果甚微。通過與學校的接觸,他們意識到,校長才是推動學校體育改革的關鍵。如今,“以體樹人校長計劃”已累計吸引4000余名校長參與報名,資助51名校長,影響師生超過250余萬人。

  “在推動學校體育發展上,校長有很大的權力,換個角度看是很大的責任。”江蘇省鎮江市宜城小學校長孔國娣說。

  面對學校體育存在的師資短缺、場地不足、活動時長不夠等問題,孔國娣提出了很多“破圈”的創新思路。比如引進了多個校外俱樂部,提供了更專業的訓練途徑,帶動了學校體育教師教學水平﹔把學校的庭院、平台、屋頂、連廊全部開發成體育運動場地,走出教室便是運動場……目前,宜城小學每年學生參加的各級各類大小比賽有1000場左右,濃厚的體育氛圍讓師生都動了起來。

  做好體教融合

  師資、場地、器材……除了硬件和軟件,學校體育的開展還面臨著傳統意識的轉變。在學校跑跳打鬧有沒有安全問題?上體育課會不會影響文化課學習?一些學校為了規避風險,把佔用體育課和大課間變成了常態。

  面對家長的擔憂,浙江省湖州市練市小學黨支部書記徐輝把家長請進學校,與孩子一起參與體育運動,通過舉辦“操場上的家長會”,將家長參與體育運動與學校的全員體育賽事模式融合,形成家校體育聯賽制度。目前,學校開設了乒乓球、網球、船拳、曲棍球、棍網球等14個體育社團,每年舉辦賽事達300多場。

  吳雄也表示,在推進“體育興校”之初,也有不少老師對此持懷疑態度,他們擔心開展體育活動會影響學習。

  “這種質疑很有代表性,學校必須平衡好體育活動和學習二者的關系。”吳雄說,“我們崇尚越自律、越自由,學生必須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后,才能去玩兒。”

  在遼寧省沈陽市渾南九小,九成以上的孩子都會獨輪車,大部分孩子都能跑10公裡。校長侯明飛把學校打造成一個隨處可活動、隨時可運動的游樂場——獨輪車、吊環繩索、梅花樁、大汽車輪胎、大滑梯、攀岩設施……遍布校園的運動設施,真正實現了體教融合。

  “沒時間、沒空間、沒地方、沒有體育老師,這些都是借口。”侯明飛認為,學校要合理安排文化課、動手課和體育課,讓學生的左右腦隨同身體共同發展。大部分孩子在增加運動后,考試成績不僅不會下降,反而會更出色。

  創新教育理念

  在當天的活動上,許多知名運動員也結合自己的職業生涯,分享對體育教育的看法。

  中國女子乒乓球大滿貫得主鄧亞萍說,體育帶來最大的好處是挫折教育。“體育教會我們如何去面對輸,今天贏了不等於明天能贏,保持敬畏,這是以體樹人的意義。”

  “姚基金”發起人姚明認為,體育能讓孩子“長出”領導力,教會孩子們自我導航、自我管理。學校體育的目的不是產生一兩個體育明星,而是培養一大批健康的、對未來對社會對家庭有益的人。

  體操奧運冠軍李寧也表示,體育競技不僅教會孩子技能,更教會他們自我生存和創造的能力。

  中國首位F1車手周冠宇和他的母親也來到了現場。對於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周冠宇直言,沒有父母的支持,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績。

  “我的父母會和我一起賽車或者陪我訓練,當他們融入我的愛好,我的熱愛不會被打壓,也無需克制,他們成了我的好朋友。”

  今年巴黎奧運會期間,中國體育健兒取得突破性成績,以潘展樂、鄭欽文為代表的運動員展現了中國青年一代自信樂觀、熱情友好的陽光氣質。對此,基金會發起人蔡崇信說,體育是很好的教育場景,希望更多人意識到體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如果我們用以體樹人的教育理念培養下一代,就能夠繼續突破。”

(責編:鄒玢琦、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