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科技創新“強引擎”
——吉水縣加大科技研發投入促進成果轉化
近年來,吉水縣以研發投入為抓手,以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為路徑,扎實推進研發投入攻堅行動,在2024年以科技創新作為“新春第一會”,並出台《關於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科技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若干措施(暫行)》,營造科技創新濃厚氛圍,夯實科技創新基礎,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科創動能。
協同發力,企業創新意識“蔚然成風”
吉水縣每年舉辦專題培訓10余場次,並安排工作組入企一對一指導填報,為企業解決相關實際操作問題。在填報研發投入年報期間,全縣統合科技、統計、工信、園區等責任部門單位力量,對規上工業企業統計員分片、分批、分區進行系統業務培訓,重點解決企業“不願、不會、不能”等問題。
同時,針對新入規和統計員變動的企業進行重點輔導,確保統計員對研發費用歸集技巧運用得心應手,對平台填報流程心中有數,力爭做到研發項目歸集無遺漏、研發費用上報零誤差。
2021年來,吉水縣有研發活動企業數由58家增長至98家,年均增幅34.24%﹔研發費用填報率提升21.9個百分點﹔上報研發費用總量提升至5.18億元,增幅達105.8%。2023年度研發費用認定率88.75%﹔研發投入強度邁上新台階,達到2.0%。
分類施策,企業創新生態“活力迸發”
吉水縣按照“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高成長性企業”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制度,實時監測研發月報情況,深入分析企業研發趨勢,為處於不同階段的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差異化指導。
對研發支出統計缺失的企業加強“科技型中小企業”優惠權益的宣傳,近三年新入規工業企業50家,其中獲評科技型中小企業16家,佔比32%。對有固定研發支出但數據異常的“高新技術企業”加強研發項目規范性審查,指導企業全面歸集、應統盡統,近年輔導修正研發月報數據9家,有力保障了高新技術企業對研發投入總量的穩定貢獻。
2021年以來,科技型中小企業由50家增長至136家,增幅172%,高新技術企業由28家增長至55家,增幅96.42%,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由5家增長至15家,增幅200%,累計獲評高成長性企業5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等多項榮譽實現零的突破。
爭資爭項,企業創新成果“多點開花”
近年來,吉水縣引導優質企業申報各級科技計劃項目屢創佳績。科研項目方面,博泉化學參加2024年第十三屆全國創新創業大賽,並獲江西賽區成長組優秀獎,填補了參與全國性重大科技活動的空白﹔金誠新材料、旭昇電子分別獲批2023、2024年第一批吉安市企業類“揭榜挂帥”項目。科研成果方面,八都板鴨與南昌大學陳紅兵團隊合作創建了江西傳統板鴨標准化綠色加工體系,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獲2023年度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景旺電子獲2024年第四屆吉安市市長質量獎,成為縣內首家獲此殊榮的企業。
吉水縣積極協助企業主動向上爭資爭項,減輕科技創新負擔,降低企業研發成本。2021年以來,向上級科技部門爭取各類資金共計3000余萬元,兌現企業科技創新類獎勵1858萬元,縣級科技財政經費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由2.3%增長至8.1%。
搭建智庫,企業創新資源“聚沙成塔”
吉水縣積極推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引導優強企業創建高能級創新平台載體,充分發揮平台載體招才引智、人才集聚效益,為引領研發創新的人才隊伍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平台創建扎實有力,2021年以來,吉水縣組織推薦縣域內企業成功創建市級以上創新平台載體共41個,其中景旺電子在短短1年內實現獲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與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梅開二度”。高能級創新平台載體已然成為帶動產業鏈內企業開展應用研究開發的“風向標”。
人才引育質效齊升,近三年吉水縣入選江西省“贛鄱俊才”青年人才項目1個,吉安市“雙百計劃”人才項目7個,上級配套人才專項資金117.5萬元﹔15家企業柔性引進博士開展產學研合作,入選吉安市“百博百企”行動計劃,3家企業與博士合作項目獲批自然科學基金專項支持,為人才驅動科技創新、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駛上“快車道”提速加力。(劉璇、周欣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