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先”風採】
余生全部奉獻給地質事業
——記“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楊明桂
2024年12月30日,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本次大會表彰了150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450名先進個人,其中江西省3個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8名先進個人受到表彰。為充分展示江西受到表彰的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良好形象,弘揚真善美、傳遞正能量,進一步引導激勵廣大離退休干部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江西省委老干部局聯合人民網江西頻道開設專欄,對先進事跡進行系列展播。
楊明桂,“李四光獎”獲得者,江西省首屈一指的地質專家,原江西省地礦局總工程師,1933年出生,1954年參加工作,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退休。
他矢志地質報國,視地質事業為生命,在崗40年、退休30年奮斗不息,如今91歲依然在崗,為江西經濟社會發展獻智出力。退休后,他獲得江西省“三清山申遺”先進個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新時代贛鄱先鋒”、全省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等榮譽,是對他畢生奉獻的最好印証。
忠誠不悔
新中國成立伊始,國家大力發展工業急需摸清礦產資源“家底”。楊明桂急黨和國家之所急,毅然報考了中南礦冶學院地質系,決心畢生地質報國。
“回想黨和人民對我的哺育培養之恩,一切艱難困苦和疾病都阻擋不了我獻身地質事業的決心和腳步,我決定把余生全部奉獻給地質事業!”這是楊明桂1958年在入黨志願書中向黨許下的鏗鏘誓言。
70年來,楊明桂扎根贛鄱大地,堅守地質事業。他始終把個人追求與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熱血裡流淌的是對黨永遠的忠誠。
矢“志”不渝
楊明桂是中國地質界公認的“志痴”。2005年,全國省級地質專業志書研編試點項目交給原江西省地礦局,年過古稀又身患腦梗的他,毅然決然,挑起總編重任。
他率領近300人的研編團隊,發揚地質“三光榮”“四特別”精神,全身心投入志書研編,1000多萬字的文稿字斟句酌,600多張圖表數據逐個核實……他“一支筆”統稿、定稿,耗費18年心血。
最終,《中國區域地質志·江西志》《中國礦產地質志·江西卷》與《中國礦產地質志·華南洋—濱太平洋構造演化與成礦》等7部志書和7幅1︰50萬地質圖件與數據庫成功面世,成為江西乃至全國地質工作者的工具書和傳世之作,為全國地質志書研編、地學知識普及和地質科研事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經驗,打造了江西樣板。
卓爾不凡
楊明桂同志退休不褪色,勇攀地質高峰,取得10多項重大創新成果,走出了一條地質勘查與科研相結合的創新之路。
他研究發現了12億-8.5億年前消亡的華南大洋,據此發現的欽(州灣)杭(州灣)成礦帶是世界罕見的超大型、大型戰略性資源成礦帶,已納入中國重大找礦單元。
在該帶江西段,新發現勘查了6個世界級超大型礦床,使江西鎢資源量超世界總和。
他指導實施宜春找鋰大會戰,探明雲母型鋰資源量居世界第一。
這些重大找礦成果的取得,進一步鞏固了江西“世界鎢都”“亞洲銅都”“亞洲鋰都”等資源大省地位。
燃燈不熄
楊明桂是一位“燃燈者”,萬千地質隊員如同“追光者”,他們遇見光、追逐光,並最終成為光。
江西稍有成就的中青年地質專家,大都得到過楊明桂的指導。退休以來,楊明桂還與后輩合作發表30多篇重要論文。2024年,他又在國內頂級地質刊物《地質論評》上發表《論華夏成礦省》,引起業界較大反響。
在江西省地質系統舉辦的紀念李四光誕辰學術報告會上,已89歲高齡的楊明桂親自講授李四光創立的“地質力學”,聽眾超3000人。
楊明桂勉勵全省廣大地質科技工作者,要胸懷“國之大者”,牢記“為國找礦”使命,抓住歷史機遇,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展現更大作為,為確保國家能源資源安全和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新時代地質人的更大貢獻。講座贏得大家強烈共鳴!
講台上的楊明桂看似矍鑠,其實早就一身病,前兩年又查出罹患骨髓癌。許多同事都勸他該歇一歇,他始終笑言:“能跟同志們一起學習交流、做點事,就感覺自己的地質生命還在延續。”
楊明桂的言行也潛移默化影響著家人。愛人干鎢礦、鈾礦地質,女兒是地質教授,女婿是石油地質的博士生導師,外孫女是石油地質的博士后,且都是共產黨員。
清流不濁
退休后,想要高薪聘請楊明桂“出山”的礦老板踏破門檻,他卻一一謝絕,甘願無償在局裡潛心從事科學研究與志書編著、地質勘查、科研咨詢等工作。
為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楊明桂等零經費編著《江西生態地質》,主審《江西省鎢礦地質志》時,楊明桂又申明“三個不”:不當作者,不拿報酬,不要榮譽。
他總說:“國家給我發了退休金,我知足!”他似一股清流,不濁於世。
楊明桂還是三清山自然申遺專家組組長、龍虎山-龜峰申遺首席顧問,並為廬山等成功申報建設世界地質公園、國家公園、礦山公園提供技術咨詢。紅谷隧道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選址等,也請他把脈。
願以此心寄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楊明桂這名老共產黨員、老地質科技工作者擇一事忠一生,以實際行動把一心為黨、地質報國的精彩華章鐫刻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中華大地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