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江西遂川:圖書館成市民生活打卡地

2025年03月04日10:37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以推進“十大攻堅戰”落實“六大升級行動”為契機,以新型閱讀空間建設為抓手,通過高端化“建點”、精品化“連線”、全域化“擴面”,全面打通公共閱讀服務的“大動脈”、暢通“微循環”、貫通“全周期”,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覆蓋面加速擴大,圖書館成為市民時尚打卡地。

高端化“建點” 打通公共閱讀服務“大動脈”

夯土牆院、大水車、風雨橋、桃紅李白、菊花金黃……

在遂川縣桃源梯田景區,有這樣一間書房,坐擁“全球十大醉美梯田”“中國醉美梯田之鄉”,書香與自然共語,書聲與鳥鳴同頻,讓閱讀成為一種別樣的享受。桃源梯田城市廬陵書房,以“圖書館+景區”的共享模式,不僅成為游客、市民因“顏值”慕名而來的“絕佳打卡點”,更讓不少市民和游客愛上書房濃厚的讀書氛圍,成為“衷”於書香的讀書“回頭客”。

近年來,遂川縣以文旅攻堅為契機,不斷完善文旅融合公共服務體系,通過高端化“建點”,打通公共閱讀服務“大動脈”,將品質化、特色化的閱讀空間嵌入景區,打造“在風景裡閱讀”品牌。依托草林紅圩小鎮“左溪書院”、桃源梯田景區“廬陵書房”、狗牯腦茶香園“廬陵書房”、全民健身中心“廬陵書房”,將閱讀活動搬進景區,既豐富了閱讀推廣活動的形式與內容,又提升了縣域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實現了“1+1>2”的“文旅融合”協同效應,讓不少“游客”變“書客”。

精品化“連線” 暢通公共閱讀服務“微循環”

在縣城,社區是居民生活的基本單元,是公共文化服務基層的“最后一百米”,更是激活公共閱讀的基層神經末梢。

遂川縣積極探索城鄉公共文化服務的新機制,讓“城區統籌、優質共享,幸福鄰裡、即刻抵達”成為現實。作為公共圖書館體系的補充,社區書屋、職工書屋、紅色圖書角、流動服務點拓展了“總分館”體系的服務輻射面,把服務的觸角延伸到社會生活尤其是百姓身邊的各個層面,不斷推動公共文化資源向基層延伸。在城區的13個社區和園區的重點企業,一批小而精的閱讀空間常常座無虛席。

通過挖掘社會力量,整合各方資源,將其轉化為“金角銀邊”,將書屋融入社區樓宇,打造“家門口”的書屋,實現街道社區文化場館功能升級,進一步激活了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末端,讓一座座小而美的“精神糧倉”向市民提供“零門檻”“無邊界”的閱讀及便民服務。

在農村,利用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場館,探索多元閱讀方式,用濃郁書香涵養鄉村文明,助力鄉村振興。

推出“1+N”閱讀陣地新模式。以農家書屋為圓心,推出“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童心港灣”“農家書屋+電商”等“1+N”模式,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打造“志願+專業”隊伍。招募離退休教師、在校大學生、非遺傳承人等作為志願者,參與農家書屋的日常管理當中,充實農家書屋管理隊伍。定期對全縣農家書屋管理員進行培訓,切實提高其業務和服務水平,打造出一支專業負責的農家書屋管理隊伍。

自主選擇閱讀菜單。持續推進“百姓點單”服務模式,通過發放調查問卷、意見函等方式線上線下相結合,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提高農民自主選書比例,根據需求,常態化開展送書下鄉活動,讓農家書屋成為村民自己的定制“書房”。

搭建“悅”讀新空間。不斷擴展“農家書屋+”的外延服務,深化農家書屋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相融合,定期開展讀書分享、手工繪畫等文化活動,為周邊讀者提供“閱讀、培訓、交流活動、休閑體驗”全場景數智化服務,讓農家書屋成為學生們的“第二課堂”。

全域化“擴面” 貫通公共閱讀服務“全周期”

李芹飛是一名退休教師,平日裡酷愛寫詩詞,圖書館是她最愛去的地方。“環境好,還可以充充電,完善知識結構,稍微跟上點年輕人的思想和步伐。”隻要有空,張潤梅就會帶著女兒來圖書館,機關工作很忙碌,看書可以放鬆身心,也能陶冶情操。

該館緊緊圍繞分齡、分級、分類別閱讀,進一步整合空間、館藏、活動等公共資源,廣泛深入開展全年齡、全生命周期閱讀,為未成年人、成年人、老人、特殊群體等各個閱讀群體打造閱讀教育及公共服務新平台。

完善閱讀網絡,拓寬服務半徑。以總館為中心,鄉鎮分館為支點,連接鄉鎮、社區、村所“三級”館站,發揮農家書屋、廬陵書房、流動圖書服務點位的杠杆作用,構建“15分鐘閱讀圈”服務網絡,提供文獻借還、閱讀推廣、教育培訓、文化交流等“一站式”服務,打造覆蓋城鄉、資源共享、普遍均等的圖書館總分館服務網絡體系,實現了總館與分館的通借通還。

豐富閱讀活動,推進均等服務。以“讀者活動”為經線,開展分享交流,以“讀者年齡”為緯線,提倡分級閱讀,打造涵蓋各年齡段的閱讀推廣品牌。策劃開展各類展覽、講座、培訓、閱讀推廣等活動200余場次,參與超過4.2萬余人次。打造了文化講座類品牌活動“龍泉講堂”﹔致力於青少年兒童閱讀推廣創建“茶青青”繪本故事課堂、“桔甜甜”手工巧匠坊﹔為成年人開展誦讀、展覽、競賽等體驗於一體的文化活動﹔發掘“文旅融合”的文化內涵,強化圖書館的社會功能,創建研學活動品牌“文行龍泉·旅動遂川”。

組建閱讀聯盟,促進全民閱讀。為構筑圖書館閱讀聯盟,對內調動骨干參加“全生命周期閱讀服務體系建設培訓班”,培養一支“精英式”的館內推廣團隊。對外堅持“走出去、引進來”策略,積極尋求跨界合作,一方面與各鄉鎮、企事業單位、學校等合作共建,運營閱讀網絡,另一方面充分引入社會力量,與各文藝協會、藝培機構等合作,策劃開展各類融合互動項目、公益文化活動,掀起全民閱讀熱潮,共組建閱讀聯盟隊伍10余支,招募閱讀代言人、推廣人300余名。

數字科技賦能,共享閱讀樂趣。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將文獻資源和網站、微信、移動圖書館APP等新媒體的各個平台全面對接,讓讀者能夠便利地搜索資源、匹配熱點、構建知識框架。同時,採取線上互動的方式探知讀者需求,推出掃碼聽書、VR百科體驗等體驗項目,以視聽、感知等多種形態,豐富讀者閱讀體驗。(郭艷紅、葉林華、郭國梁)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