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水位上漲,部分候鳥遇“糧荒”——
湖口縣為北遷候鳥備足“口糧”
2025年03月06日08:19 | 來源:江西日報

為候鳥投喂“口糧”。記者 徐黎明攝
“我們發現,有20余種候鳥在湖口縣造湖水域補給、中轉,其中包括白鶴、東方白鸛、小天鵝、白琵鷺等國家重點保護珍稀動物,它們在同一湖泊中出現還是很罕見的。”3月4日,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湖口監測站站長高新說。
近年來,湖口縣加大濕地、候鳥保護工作力度,使該縣濕地生態優美,水草豐茂,魚蝦資源豐富,吸引了包括白鶴、白頭鶴、東方白鸛等眾多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棲息駐留,越冬候鳥種類和數量逐年攀升。
一年一度的候鳥北遷季如期而至,作為候鳥越冬重要棲息地和遷徙“加油站”的湖口縣,近日監測到多條水域灘涂,有越冬候鳥集結,數以萬計,它們在此覓食、休息,等待時機北遷。
然而,隨著鄱陽湖水位持續上漲,部分候鳥在野外難以尋覓到充足的食物。湖口縣啟動應急預案,組織19名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在候鳥集中棲息覓食的灘涂地拋撒稻谷1000公斤。3月4日,湖口縣林業局聯合縣檢察院、縣公安局等單位,在鄱陽湖的南北港、鞋山湖等水域灘涂地設立多個投食點,用人工投喂的方式,為陸續北遷的越冬候鳥解決“糧荒”。
該縣還在沿湖6個鄉(鎮)聘請了23名專(兼)職護鳥員巡湖護鳥,要求全縣44名護林員在當前候鳥駐留湖口補給期間,加密對湖邊山林及周邊農田的日常巡護頻次,每日將各自責任區內的巡護情況上報,做到發現傷病候鳥及時收治救助,確保候鳥棲息區無網、無毒、無夾、無人畜干擾破壞。
相關部門持續加大巡查監管和聯合執法力度,細化“清網護鳥”“候鳥北遷護飛”專項行動工作舉措,重拳打擊非法獵殺候鳥及破壞濕地的違法犯罪行為。同時,調動縣內“愛鳥護濕”協會、江豚保護協會等民間力量,為越冬候鳥北遷保駕護航。 (全媒體記者徐黎明 通訊員余祖德)
(責編:邱燁、鄒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