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代表委員說

全國人大代表宗強:讓數據成為“新農資”

人民網記者 秦海峰
2025年03月07日08:28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數字化成為推動各行業變革的關鍵力量。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江西撫州分公司“宗強班”班長宗強建議,加強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民數字化素養、推動數據資源整合利用,為農業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的數字動能。

近年來,我國農業數字化取得一定進展。生產環節,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於農田監測、精准種植、智能養殖等。部分地區借助土壤濕度傳感器、氣象站等設備,實時監測和精准調控農作物生長環境,提高生產效率和農產品質量。流通環節,農產品電商蓬勃發展,拓寬銷售渠道,減少中間環節,增加農民收入,一些特色農產品借助電商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時,農業數字化服務不斷涌現,為農民提供技術咨詢、市場信息等多元化服務。

宗強表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數字化水平仍有較大差距,面臨諸多挑戰,數字化基礎設施薄弱,是數字化人才短缺,數據資源整合與利用不足等問題還比較突出。

為此,宗強建議,加大對農村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提高網絡覆蓋范圍和質量,尤其是邊遠山區和貧困地區。鼓勵企業研發和推廣適合農業生產的數字化設備和工具,如智能農機、智能灌溉系統等,並給予一定財政補貼,降低農民和農業企業的購置成本。加強農村地區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數字化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提供保障。

在培養和引進數字化人才方面,宗強還建議,加強農業院校和職業院校在農業數字化相關專業的建設,優化課程設置,培養既懂農業又懂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建立人才引進機制,吸引優秀的數字化人才投身農業領域。加強對農民的培訓,提高農民的數字化素養和應用能力,可通過舉辦培訓班、開展線上教學等方式,向農民傳授數字化技術知識和應用技能。

“政府應加大對農業數字化應用的資金支持力度,設立專項補貼資金,對應用數字化技術的農民和農業企業給予補貼,為農民和農業企業提供數字化技術服務,降低其應用成本,推動農業數字化持續健康發展。”宗強表示。

(實習生袁飛芸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鄒玢琦、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