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南昌大學“學科體驗營”:讓創新的種子生根發芽

2025年03月18日15:06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3月16日上午,南昌大學“學科體驗營”首期活動開幕。南昌大學附屬中學20名高中生走進大學校園,通過學術科普講座、前沿實驗室探訪、參觀交流三大沉浸式體驗環節,感受一流學科魅力,拓展知識邊界,啟迪學術夢想。此次活動由南昌大學招生與就業工作處主辦,南昌大學物理與材料學院、南昌大學軟件學院聯合承辦。

南昌大學物理與材料學院袁吉仁教授以《太陽能光伏發電》為題,帶來一場兼具科學性與趣味性的講座。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演示,闡述了當前為什麼要大力開發太陽能能源?同時介紹了太陽能與常規能源的優缺點,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發展歷史,以及太陽能電池的分類、發電原理、應用領域和發展趨勢等。

洪文欽老師攜星火科普志願服務隊帶來了徒手斷筷、鐵錘復原斷橋、看見聲音、拔河器制勝、珠鏈噴泉、人體電阻等六大創意物理實驗秀,將課本公式化為震撼體驗。20名師生手拉手構成閉合回路,指尖接觸線圈剎那,電弧如精靈跳躍,最終點亮燈泡,“我們都是導體!”的歡呼聲中,歐姆定律烙印為身體記憶。同學們感慨地說:“原來物理不是算題,而是改變世界的魔法!”

在能源材料實驗室,材料學科博士生帶領中學生深入鋰離子電池研發一線。透過手套箱觀察窗,學生們目睹了正極材料鈷酸鋰在球磨機中的合成過程,並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石墨負極的微觀結構。“鋰電池的‘心臟’是正極材料,它的晶體結構就像鋰離子的‘公寓’。”博士的生動比喻讓復雜原理瞬間具象化。同學們激動不已:“從粉末到電池,科技的力量太震撼了!” 實驗室展出的鋰離子固態電解質粉體及陶瓷片、磷酸鐵鋰大軟包電芯等“未來材料”,更讓學生對“千公裡續航電池”充滿期待。

學生們走進南昌大學拔尖人才培養高地——際鑾書院。書院學子以生動的講述,向中學生展現了書院的發展歷史和創新成果,並分享了他們在學術探索與個人成長中的寶貴經驗。中學生與書院師生展開了思想的碰撞與智慧的激蕩,更加點燃了他們追求卓越、勇攀科學高峰的夢想火花。

南昌大學招生與就業工作處負責人表示,“學科體驗營”活動是南昌大學推進大中銜接協同育人的重要舉措,旨在搭建中學與高校深度合作的橋梁,通過零距離接觸學術專家、前沿實驗室等形式,構建大中貫通的“科研啟蒙鏈”,共同做好拔尖創新人才的發現與培養。接下來,學校將充分發揮“雙一流”高校學科優勢,聯合全省百所優質生源中學,推出更多內容的主題營,讓更多中學生“早探科學、早觸前沿、早立志向”,為拔尖創新人才的成長提供沃土。(曾楷鈞)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