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江西遂川:人機協作繪就春耕新圖景

2025年03月18日19:01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臨近春分,江西省遂川縣珠田鎮黃塘村的水田裡,種糧大戶王小蘭正帶著 15 名村民彎腰勞作。翻土機剛平整完土地在轟鳴著開向遠處,而育秧田裡,村民們正手工擺盤、播撒稻種,泥漿裹著谷粒在指尖翻飛。這種“機械深耕+人工精作”的春耕模式,成為珠田鎮保障糧食安全的生動實踐。

在王小蘭的5畝集中育秧基地,3000個育秧盤整齊排列。村民們兩兩一組,先在塑料盤裡均勻鋪撒營養土,再用竹片、掃帚刮平表面。“機械翻耕能保証土壤疏鬆,但播種擺盤必須靠人工。” 王小蘭抓起一把稻種示范道,“每穴3-4粒種子,間距控制在2厘米,這樣才能保証秧苗成活率。”

鎮農業崗負責人介紹:“翻耕深度從15厘米增加到25厘米,配合秸稈還田技術,土壤有機質含量提升了0.8%。”

機械化翻耕不僅提高了效率,還為后續種植創造了條件。王小蘭算了筆賬:“機械翻耕每畝節省成本80元,今年流轉的300畝田,光翻耕就能省下2.5萬元。省下的錢用來雇佣村民精作育秧,產出的優質稻每斤能多賣0.3元。”

在育秧現場,脫貧戶李小華正仔細記錄育秧進度。作為基地的技術管理員,他每月能拿到2800元工資。“除了育秧,我們還簽訂了全程管理協議。”王小蘭介紹,“從插秧到收割,每畝田支付村民120元管理費,優先雇佣本地農戶參與田間作業。”

這種“土地流轉得租金+基地務工掙薪金+管理協議獲酬金”的模式,讓村民實現了多元增收。目前,黃塘村已有32戶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和務工,人均年增收1.2萬元。(張康根、李書哲)

(責編:鄒玢琦、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