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遂川:民聲定民生 實事成實惠

春日裡的遂川江,碧波漾新綠,虹橋臥清流,濱江大道和游步道隨碧水蜿蜒。
“沒想到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徹底打通了城區段的一江兩岸,現在我們老年人休閑鍛煉方便多了!”近日,在江西遂川江綜合治理項目現場,居民張大爺看著竣工的民生項目喜笑顏開。
這個惠及全縣人民群眾的民生項目,正是通過縣人大代表“一人一票”票決出的2024年度十大民生實事之一。一年來,遂川縣人大常委會探索推行民生實事票決機制“六單工作法”(群眾點單、代表定單、政府接單、部門晒單、定期督單、公正評單),讓民生項目成為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
廣納民意:線上線下收集“需求清單”
“燕山中學旁邊的上溪大橋較窄,無法滿足通行需求,建議進行拓寬改造。”
“建議打通城中村生命通道,增設消防設施,提高城中村群眾的安全感。”
……
民生事項千頭萬緒,群眾的利益訴求千差萬別,這就需要更好地發揮民主票決的作用,量力而行地把“民聲”的重點拎出來。
遂川縣人大常委會按照“統籌兼顧、把握重點、尊重民意、突出民生、量力而行、注重效益”的原則,通過網站、報刊、電視等多種途徑發布民生實事項目征集公告,向社會進行廣泛征集,同時依托覆蓋全縣的62個代表聯絡工作站,採取“線上問卷+線下走訪”雙渠道收集民意。短短兩個月,累計收到群眾建議1650條,內容涵蓋城市建設、衛生健康、教育均衡、城市管理、人居環境等10個方面。縣政府經過多輪論証和可行性評估,最終形成14件候選項目提交縣人代會。
代表票決:民生項目由民作主
民生實事,一頭連著群眾的急難愁盼,一頭連著政府部門的履職擔當,是人大監督的重點,也是群眾關注的焦點。
在遂川縣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期間,縣政府負責人對候選項目確定的過程和總體情況(包括項目名稱、項目內容、項目必要性和可行性、實施主體、投資額度、財政保障能力、完成時限等)在全體會議和主席團會議上作了說明,並將書面材料印發給代表。269名縣人大代表手握“決定權”,對民生實事候選項目進行無記名投票。經過現場計票,城市暢通、優質教育均衡化改革、衛生健康保障、民政養老改革、城區品質提升等10個工程被確定為年度十大民生實事項目。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票決,切身感受到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我們基層也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把我們群眾期盼的事轉化成了政府要干的事,作為一名代表我感到很光榮。”會后,一名來自基層的人大代表說道。
全程監督:實事辦好辦實
民生實事項目實施得怎麼樣,效果好不好,人民群眾滿不滿意,這些都是常委會一直以來最關心的問題。遂川縣人大常委會建立“一項目一專班”跟蹤監督機制,明確監督的主體、內容、程序和方式方法,先后聽取審議項目推進和完成情況報告,組織人大代表進行集中視察,並對項目完成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實現“年初定項目、年中推項目、年底評項目”的工作閉環。
一年來,由常委會領導帶隊對民生實事項目實施情況開展了8次調研或視察,向縣政府印發3次工作提醒函,結合項目實施情況,及時提出了意見建議,助推項目早建成、早見效。
“思源中學園區校區和泉江中學瑤夏校區於2024年8月底建設並投入使用,增加學位共4400余個,有效提高了園區和城區學位供給……”
“今年以來,全縣累計建設38個集養老服務、兒童關愛等功能於一體的一老一小幸福院,服務一老一小群體1萬余人……”
在年底滿意度測評會上,當縣政府交出一份份亮眼的成績單時,縣人大常委會對年度10件民生實事項目中的21個子項目給出了平均滿意率為97.5%的高度評價。
“通過一年的實踐,在遂川形成了縣委高位統籌、政府高質落實、人大高效監督的良好工作格局,票決制讓民生實事有了溫度計和加速器。”遂川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劉遠生表示,下一步將逐步完善“征集—票決—監督—評價”全鏈條機制,推動更多民生願景轉化為幸福實景,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袁盛榮、李書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