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

“2030先鋒工程”,科技引領搶佔未來制高點

2025年03月23日08:15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2024年,江西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達64.52%,提升幅度位列全國第二。

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江西如何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面對時代之問,我省給出了答案——啟動實施省級科技重大專項“2030先鋒工程”。“2030先鋒工程”是堅持“四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事關我省重大戰略的科技創新需求,通過全鏈條系統謀劃、一體化設計部署,開展重大關鍵技術攻關、重大產品開發,從而推動重大科技成果應用及產業化。

既是科技先鋒,又是創新先鋒

今年初,“特色鋰礦石無害化資源化利用技術”中國科學院C類先導專項(以下簡稱鋰礦石先導專項)2024年度總結交流會在北京召開。該專項既是中國科學院與地方合作的樣板工程,也是“2030先鋒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4年,我省會同中國科學院啟動鋰礦石先導專項,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牽頭,設置6個項目、25個課題。專項中的項目均以產業需求為導向,積極回應我省企業重大關切,為鋰冶煉渣全鏈條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利用貢獻“江西方案”。這正是我省實施“2030先鋒工程”的一個生動實踐。

“2030先鋒工程”,何為先鋒?

今年1月,江西省科技重大專項“2030先鋒工程”啟動會上,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宋德雄介紹,一是做產業發展的科技先鋒,重大專項以用為導向,體現科技與產業的融合,瞄准“現有產業未來化”和“未來技術產業化”兩大目標,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做科技攻關的創新先鋒,重大專項要由單打獨斗向任務型聯合體轉變,由“點狀突破”向“鏈式創新”轉變,通過全產業鏈協同,體系化、有組織地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催生新的重大標志性成果(產品),並直接應用於產業鏈創新發展。

“2030先鋒工程”的施工圖如何繪制?記者了解到,從2024年起,到2030年,每年選擇20個左右重點領域啟動重大專項,每個重大專項按全產業鏈協同方式,布局實施5個左右的重大專項項目,共計實施100個左右的重大專項項目,力爭形成一批位居市場領先位置的標志性創新成果。

去年,我省重點圍繞“1269”行動計劃和六大未來產業領域,從四個方面遴選重大專項,已啟動8個重大專項,布局了31個重大專項項目,今年要啟動5至7個重大專項,讓實驗室成果轉化為產業生產力。

搶佔未來經濟科技發展先機

3月17日,記者走進江西師范大學流動化學與工程研究院試驗室,江西師范大學校長陳芬兒院士團隊正在有序開展培南類藥物全連續流微納不對稱工業合成專項(以下簡稱全連續流專項)的階段性實驗。陳芬兒院士團隊成員安依博士介紹:“目前,團隊開展的是全連續流專項中前四個階段的連續流反應,每一階段的產物是后一階段的原料,這樣一步步串聯起來實現全連續流。”全連續流專項是我省2024年度啟動實施的科技重大專項之一,專項團隊融合了化學、材料以及醫藥工業等多個領域的先進理念和技術。

對於該專項的意義,陳芬兒院士告訴記者,全連續流是一項非常前沿的高新技術,在提升生產效率、優化產品質量等方面體現出巨大潛力,具有本質安全、綠色、降本、智能等特征,將引發精細化工、醫藥、石油等制造技術革命性變革。“我們團隊的目標是解決工業生產中‘卡脖子’難題,讓產品參與國際競爭,達到世界一流水准。”

業內專家表示,“2030先鋒工程”的核心要義體現在重大戰略、重大產品。重大戰略指的是對國家、對我省發展具有深遠影響的長期規劃和行動計劃,“2030先鋒工程”面向的是未來,是解決未來引領產業發展和制約產業未來發展的問題。重大產品是從成果的角度來看,“2030先鋒工程”最終形成的產品要位居市場領先位置,要填補國內空白,技術水平達到國際水平等。

省科技廳重大任務與實驗室處處長淦榮表示,“2030先鋒工程”先鋒之處在於“科技引領”和“面向未來”。專項從我省12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6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和未來產業以及重點行業領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出發,強化產業鏈上下游主體間協同攻關,為我省傳統產業提質發展、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破冰搶灘提供有力科技支撐,通過科技引領搶佔未來經濟科技發展先機。(記者 陳 旻)

(責編:毛思遠、鄒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