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從礦山到車間的雲端守護

——宜豐縣探索鋰電產業全鏈條監管新模式

2025年03月24日08:12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3月,春風和煦。九嶺山脈腹地,破碎后的礦石正通過7300米長的運輸皮帶廊,從宜春時代新能源礦業有限公司採礦區源源不斷地輸送至選礦廠。

  宜豐縣鋰資源豐富,2024年鋰電新能源首位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49.88億元,增長16.8%,現有宜春時代、國軒高科、永興新能源等鋰電新能源產業關聯企業36家。面對採礦、選礦、冶煉、尾礦處理等環節,如何統籌好資源與環境、質量與規模、發展與安全等多重關系,確保在鋰電新能源產業全鏈條監管上不留盲區?宜豐縣對此進行了改革探索。

  記者來到宜春時代新能源礦業有限公司的採礦區,隻見關鍵作業區域已安裝可視化監控設備,全天候採集運輸、採礦設備與作業人員的活動數據,數據信息通過智慧礦山管控平台實時呈現,安全且高效。

  在宜豐永洲鋰業科技有限公司,鋰雲母浮選車間機器轟鳴。該企業優化了選礦工藝,廠區建設了1.37萬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實現選礦環節的水資源循環利用和無廢水排放。江西永興特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設置電子圍欄和智能監控點位,加強冶煉車間的安全管理,及時發現生產中的潛在隱患。

  這些涉及採礦、選礦、冶煉等環節的監管數據,已全面接入宜豐縣鋰電產業指揮調度平台。記者從該平台大屏幕上看到,36家涉鋰企業的生產和監管數據實時更新,生產監控畫面可自由切換,生產狀況一目了然。

  “指揮調度平台打破了各職能部門與企業間的信息壁壘,實現了數據的實時共享和協同管理。”宜豐縣鋰電產業管理辦公室主任李琎說。

  過去,鋰電產業的監管多停留在事后階段,職能部門各自為政。為破解碎片化治理問題,宜豐縣積極探索鋰電產業“採、選、冶、尾”的全鏈條、全過程監管,建成宜豐縣鋰電產業指揮調度平台,匯集自然資源局、應急管理局等多部門數據及企業在線監測數據,形成全產業鏈一張網。

  該平台不僅具備常規的視頻監控、數據共享功能,還有強大的預警功能。“我們在採礦、選礦、冶煉類企業設置了391個環保、安全監控點位,通過平台全面掌握企業生產狀況。”該平台負責人萬佳宇介紹,平台能實時監測氟化物、邊坡坡度等環保、安全數據,一旦發現異常,將立即向相關職能單位派發工單,由工作人員進行核查並指導企業及時整改。

  在全鏈條監管中,宜豐縣樹立技防為主、人防為輔的監管理念,通過技術手段提前發現問題,不僅降低了人力成本,還提升了監管的精准性和時效性。

  目前,採礦區的皮帶秤數據、車輛GPS軌跡等均已納入平台監管,結合防范私挖盜採的“六個一”機制和“一村一輔警”機制,能有效防范超層越界開採、私挖盜採行為。

  該縣還建立屬地巡查、專班檢查、環保抽查和紀委督查的“四查”機制,重點督查選礦、碳酸鋰冶煉環節的揚塵治理、污水處理、生產區煙塵治理等現場管理和處置問題。同時,通過宜豐鋰產業運輸預約小程序,對鋰渣的入庫、出庫、庫容等6類重點數據進行監管,確保尾礦運輸符合環保和安全要求。

  “這一系列監管措施幫助我們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為安全生產、環保和能耗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江西永興特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興華說。目前,該公司碳酸鋰年產能約3萬噸,碳酸鋰純度可達99.7%。(喻博聞 全媒體記者 鄒海斌)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