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乘“數”而上 向“新”發力

上猶縣大力推進傳統制造業數字化煥發新動能

2025年03月24日08:31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去年以來,上猶縣堅持乘“數”而上、向“新”發力,縱深推進縣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3315”行動計劃,全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3條重點產業鏈,穩步推進制造業企業“數轉智改網聯”,推動傳統制造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煥發新動能。去年,該縣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9%,列贛州市第8,規上工業營收實現190.3億元。全縣實施數字化改造企業44家,改造率達91.7%,改造目標完成率列全市前列。

  強化政策保障

  乘“數”而上夯實支撐

  上猶縣遴選出18家數字化轉型服務商,聯合轉型服務商打造“數字化產品超市”,征集“小快輕准”方案和產品9個,為不同企業提供定制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著力打造玻纖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台,通過“縣國有企業+專業協會+頭部服務商+高校院所+龍頭企業”共同組建聯合體模式,啟動實施全省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試點、省級玻纖行業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項目申報准備工作,加快推進玻纖產業數智賦能中心、數字經濟產教融合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及實體化運營,推動產業科技創新,吸引更多人才資源匯聚平台服務數字化轉型。逐步構建起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數字化轉型服務體系,為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勁動能。

  聚焦“鏈式”協同

  向“新”提質增強動能

  首位產業加速轉型升級。玻纖產業是上猶縣的傳統工業產業,經歷40余年的培育發展,已串企成鏈、聚鏈成群、集群成勢,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品種類逐漸豐富,產業鏈條趨於完善。作為上猶縣的玻纖龍頭企業,元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主導產品是玻璃纖維紗,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近年來,該公司投入4000余萬元進行科技創新、技術改造和產品結構調整,為下游電子企業配套,通過實施生產管理數字化項目,打通業務屏障,生產管理數據逐步實現互聯互通。

  增資擴產夯實發展根基。上猶縣引導企業通過設備更新、技術改造等方式,不斷增資擴產,實現傳統產業煥新升級,加速培育轉型新動能。上猶東進稀土金屬冶煉工貿有限公司大力實施“數轉智改”計劃,明年將新上年產15000噸高品質釹鐵硼合金速凝永磁片建設項目,通過加大創新平台建設力度,進一步提高生產能力。去年以來,上猶縣制造業企業獲得省、市技改資金681.01萬元,7家企業申報了大規模設備更新儲備項目、8家企業申報了超長期特別國債儲備項目。

  打造標杆示范

  “數智”賦能聚集合力

  聚焦“點線面”合力攻堅。上猶縣以玻纖新型復合材料、精密模具、鎢稀土等傳統型加工制造業企業為主,通過積極探索出台配套支持政策,提出7條真金白銀的扶持政策,拓寬企業轉型發展的融資渠道,鼓勵傳統制造業企業加大老舊設備更新迭代力度,提升產業整體能級。按照“點上培育、線上延鏈、面上推廣”路徑,在50余家企業改造提檔升級的基礎上,著力打造一批標杆企業,推進規上企業數字化全覆蓋。

  聚焦供需匹配強化支撐。上猶縣以“找准位、強優勢、補短板”為主線,通過“筑巢引鳳”遴選和入駐培植一批“官方認証”的服務商和專家團隊,組建入企診斷服務團隊,分產業、分行業全面鋪開入企診斷服務、開展主題培訓等,為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把脈問診”,開展“數字畫像”診斷服務,並組織技術服務商組成專家團隊,一企一策提供全周期數字化轉型服務方案。目前已實現規上企業產業數字化入企評價全覆蓋,開展入企診斷服務並通過驗收審核企業55家,各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正對企業開展貫標評級和改造服務。

  聚焦標杆示范引領帶動。上猶縣重點推動“數字領航”“小燈塔”“數智工廠”等入庫培養,大力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鼓勵制造業企業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技術改造,重點推動晨光稀土等龍頭企業對照國內一流水平建設“數字領航”企業。重點支持元源新材、海盛鎢業、溢聯科技等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對照國內領先水平打造“小燈塔”示范企業。鼓勵引導東進稀土、雄博新能源等重點企業聚焦典型應用場景打造“數智工廠”標杆企業。海盛鎢業、龍泰新材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東進稀土、溢聯科技等一批龍頭企業發展勢頭良好﹔溢聯科技不斷加大新產品研發力度,通過AGV智能倉儲管理、智能傳動貨帶實現工藝流程智能化管理,綜合競爭實力不斷提升,成為匹克球產業鏈主企業,年產匹克球拍10萬套,國內市場佔有率達25%﹔和潤宇、澳沃森、南鷹電源等新能源重點企業發展逆勢上揚,集群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在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引領下,上猶縣持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實現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尹秀平)

(責編:邱燁、鄒玢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