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氣象局開展“3·23”系列宣傳活動

第65個世界氣象日到來之際,吉安市氣象局圍繞“攜手縮小早期預警差距”活動主題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氣象宣傳活動,提高公眾對氣象信息的了解和關注度,增強氣象防災減災意識。
氣象科普宣傳走進校園
3月19日,吉安市氣象局聯合市氣象學會走進吉安市陽明路小學。吉安市首席預報員彭恩翔圍繞“雲和雨的形成”“人工增雨原理及作業方式”“常見氣象災害及其防御措施”“天氣預報制作過程”等主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的案例、直觀有趣的畫面,為孩子們揭開了氣象科學的神秘面紗。課堂上,預報員還結合吉安本地氣候特點,講解了暴雨、雷電、大風等常見氣象災害的防御知識,引導學生們關注天氣變化,增強防災減災意識。
此次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們探索氣象科學的熱情和興趣,也在他們心中播下了防災減災的種子,受到一致好評。
氣象科普宣傳走進農村
3月20日上午,吉安市氣象局聯合吉水縣氣象局走進八都鎮街頭、小學課堂開展“攜手縮小早期預警差距”主題宣傳活動。在宣傳現場,氣象宣講員通過氣象災害手冊向鄉親們現場講解雷電、暴雨、冰雹等災害性天氣的防御要點,科普法律法規知識,發放《中小學氣象災害避險指南》手冊的形式開展了宣講活動,並向公眾展示氣象災害應急指揮車和人影作業車,講解近期春耕春播氣象條件,提醒注意近期對流天氣,推廣公眾號。活動現場熱鬧非凡,群眾參與度高。
氣象科普宣傳深入社區
3月21日上午,吉安市氣象局聯合吉福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走進吉福路社區,開展“氣象科普進社區 防災知識入民心”主題宣講活動。此次活動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為百余名社區居民送上實用氣象知識“大禮包”。人們就關心的氣象問題進行了咨詢,對氣象公眾號和宣傳手冊也表現出濃厚的興致,紛紛掏出手機現場掃碼關注。此次宣傳活動,不僅普及了《氣象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還重點圍繞防雷、強降水、冰雹等常見氣象災害的防范知識展開深入講解。通過與市民的面對面交流,進一步提升了市民的氣象災害防御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為構建安全和諧的社區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沉浸式體驗氣象奧秘
在3月23日的“開放日”活動中,吉安白鷺洲中學的30余名師生走進吉安市氣象局,沉浸式探秘“風雲變幻”。學生們身著統一校服,在氣象科普員的引導下,依次走進氣象觀測場、人工影響天氣科普基地、氣象台和天氣預報演播室,開啟“氣象科學探索之旅”。
在氣象觀測場和人影科普基地,解說員們為學生們介紹各類觀測儀器和人工增雨設備,解疑答惑。在氣象台,預報員結合今年“攜手縮小早期預警差距”的主題,圍繞預警、氣候、天氣預報制作等內容進行了一場生動形象的科普講座。在天氣預報演播室,學生們踴躍參與體驗“天氣預報節目主持人”。
通過此次體驗活動,不僅激發了學生們對氣象科普知識的興趣,更增強了他們應對突發氣象災害的防御意識和能力,讓學生們在認識中體驗,在收獲中成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