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五大工程” 引導新就業群體參與
樂平著力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兩處危牆存在安全隱患﹔樓道牆面磚脫落嚴重,威脅到過往行人的安全﹔小區側門下水道蓋子破損,存在安全風險……這些每天通過視頻、語音和文字形式上報的基層治理問題,來自樂平市快遞小哥志願者協會的成員們。志願者們主動參與,成為樂平市基層治理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樂平市聚焦基層治理難點,著力構建系統化治理體系,通過構建基層治理協調機制、實施“五大工程”、引導新就業群體參與,持續夯實治理根基,推動基層治理由單一管理向協同共治轉變,由被動響應向主動服務升級,治理效能持續提升。
為讓基層治理“看得見、管得好”,樂平市堅持黨建引領,建立健全基層治理協調機制,加快推進“街鄉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形成“市委統籌、部門協同、鄉鎮(街道)落實”的三級聯動格局,切實增強鄉鎮(街道)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同時,該市優化協調響應體系,制定《建立鄉鎮(街道)協調響應評價機制的實施方案(試行)》,依托12345政務服務熱線、社會治理現代化大數據平台、信訪系統等渠道,精准研判社會治理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推動部門間高效聯動、協同解決,確保基層治理職責“接得住、辦得好”,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樂平市深入實施“五大工程”,為基層減負賦能,激發治理活力,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減負增效方面,優化鄉鎮(街道)賦權事項目錄,評估行政執法事項運行情況,明確村級組織職責邊界,確保基層聚焦主責主業,切實提升治理效能﹔在隊伍建設方面,健全“選育管用”全鏈條機制,依托基層黨校強化黨員培訓,優化社區工作者隊伍結構,進一步增強基層治理力量﹔在數字賦能方面,梳理並下放“縣鄉聯辦”服務事項20項,完善網上辦事指南,推廣“贛服通”掌上政務應用,加強“一窗”綜合服務平台建設,推動政務服務提質增效﹔在志願服務方面,構建“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志願服務體系,注冊志願者達10萬余名,廣泛參與社會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在協同共治方面,推動社會組織與紅色物業深度融合,探索形成小區業委會、物業、幫幫團“三位一體”治理模式,打造“樂安居”黨建品牌,通過協商解決小區治理難題,不斷夯實基層治理的群眾基礎。
同時,樂平市積極探索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的新路徑,通過組建快遞小哥志願者協會,吸納平台外賣員和快遞員加入,充分發揮新就業群體“流動探頭”的作用,鼓勵其及時發現並上報動態治安問題和安全隱患。專職人員將這些問題匯總至綜治網格化平台,進行統一調度和處理,確保問題得到快速解決。截至目前,快遞小哥志願者協會已累計參與、發現並上報涉及環境衛生、安全隱患、社區治安等基層治理問題3000余件。(全媒體記者李政昊 通訊員朱德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