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上猶創新探索“承包權不動、經營權連片”模式,積極穩妥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

承包權不動 經營權連片 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2025年03月26日08:24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近日,得知土地二輪延包工作專班的工作人員要上門核實家庭成員及承包土地情況,上猶縣營前鎮石溪村村民鄧顯拎早早准備好了戶口本、土地承包証等材料在家裡等候。“二輪延包穩定了土地承包權,讓我們可以放心地繼續耕種,我們必須全力配合好這項工作。”鄧顯拎高興地說。

  2024年6月,農業農村部批復營前鎮為整鎮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鎮。據了解,營前鎮現有人口2.6萬人,耕地確權面積14583畝,是典型的丘陵山區,耕地碎片化、零散型十分突出。該鎮農民以水稻種植為主兼帶種植蔬菜、瓜果等經濟作物,耕地流轉率達68%,畝均租金360元。

  目前,營前鎮已建高標准農田面積11566畝,佔確權面積的79.31%,且未來兩年將全面完成建設。高標准農田建設的推進,將原來的田塊化零為整,優化了原有的水渠和道路等,部分冷漿田和灘涂地重新得到利用,高標准農田改造后農民確權耕地面積不變,但優化調整了原有位置。

  作為國家級試點鎮、全省首批三個試點鄉鎮之一,沒有異地經驗可以借鑒。在二輪延包中,如何蹚出一條既符合本地實情、保障高標准農田的完整,又不打破法規、確保確權到戶的路子?

  “試點工作開展以來,縣農業農村局和營前鎮規范操作流程,嚴守政策底線,堅持‘大穩定、小調整’原則,深入群眾廣泛調研,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出‘承包權不動、經營權連片’模式,突出圍繞一個‘延’字,維持一個‘穩’字,滿足一個‘需’字,確保一個‘益’字,縱深推進二輪延包試點工作。”縣農業農村局農經股股長李舒根介紹道。

  該局和營前鎮以組為單位,按區域確定組內的田塊界址和面積,利用衛星高清影像和地理坐標,將原有田塊的四至界址制作成電子証照,保持農戶原有田塊的地理位置不變、面積不變、權益不變。同時,通過鄉村夜話、上戶調查等形式,充分了解群眾意願,按經營權連片的思路對承包地經營權分三類進行劃分,一是劃出組內等級最好的田供本組有零星種植需求的農戶種植,優先滿足農戶需求﹔二是合理劃分種植區域,將組內地塊劃分成蔬菜種植區和口糧種植區﹔三是集中連片種植,在滿足本地農戶種植后,將剩余田塊全部流轉給大戶種植,且流轉價格由村裡確定后同等價格下優先流轉給本組內承包戶,本組內承包戶不流轉的,再將經營權流轉給其他大戶經營,農戶收益按耕地的佔比分紅。

  “我們通過‘承包權不動、經營權連片’模式,一方面土地延包到戶,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益,給農戶吃上了長效‘定心丸’﹔另一方面放活經營權,引進大戶進行承包經營,確保土地不撂荒,推廣機械化耕種,提高農業產業效能。”營前鎮黨委委員、副鎮長陳遠富介紹,營前鎮引進了社會化服務組織,促進本地勞動力就業,帶動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群眾致富。

  據了解,上猶縣在推動二輪延包工作的基礎上,通過政策引導與資金扶持相結合的方式,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社會化服務組織、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及農業企業提供支持,推動農業產業提質增效。眼下正是春耕生產的關鍵期,營前鎮引進江西鑫禾生態農林發展有限公司流轉3000畝土地,目前組織人力全力開展春耕備耕工作,負責人周冬平信心滿滿地說:“經營權連片,保障了高標准農田的穩定,我們更有信心謀劃長遠發展,除了承包了營前鎮土地外,公司計劃進一步在全縣擴大水稻種植規模,帶動周邊農戶就業增收。”(胡慧秀 鄒貴香)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