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江西都昌縣大港鎮:小蝸牛“爬”出鄉村振興致富路

2025年03月26日14:48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走進江西省九江市都昌縣大港鎮漂水村的白玉蝸牛養殖基地,連片的現代化養殖大棚整齊排列。棚內濕潤溫暖,黑色的腐殖土上,一隻隻身形肥碩的蝸牛緩緩爬行,工人們正在給它們投喂新鮮菜葉。誰能想到,這些不起眼的小生物,竟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2024年,一則關於白玉蝸牛養殖的致富報道,讓在外打拼多年的溫成萌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經過市場調研,他發現白玉蝸牛養殖成本低、市場需求大,而家鄉都昌的氣候條件十分適合蝸牛生長。於是,溫成回到大港鎮,開啟了“蝸牛致富”之路。

創業並非一帆風順。起初,由於缺乏經驗,蝸牛養殖面臨諸多挑戰——溫度、濕度控制不當,導致蝸牛生長緩慢﹔飼料配比不科學,引發疾病﹔銷路尚未打開,資金周轉困難。最艱難時,溫成甚至抵押了自家房產維持運營。

“那時候,每天泡在養殖棚裡,翻書、上網查資料,到處請教專家。”溫成回憶道。通過不斷學習和實踐,他逐漸掌握了科學的養殖技術,並開始嘗試線上銷售,參加農產品展銷會,一步步打開了市場。

今年3月,一場突如其來的冰雹災害讓基地遭受重創。

“那天晚上,風雨特別大,夾著冰雹砸下來,冷庫外牆倒塌,大棚被掀翻,雨水倒灌進蝸牛棚……”溫成說,他和工人連夜搶救,但仍損失了7000多隻種蝸牛,直接經濟損失超過10萬元。

面對滿目瘡痍的養殖場,溫成一度陷入絕望。關鍵時刻,大港鎮政府迅速行動,組織人員幫助清理現場、修復設施,並提供了救災補助和政策扶持。“感謝當地政府,給了我重振旗鼓的信心,如今的養殖大棚更加堅固,養殖技術也進一步優化。”

如今,溫成的白玉蝸牛養殖基地已擴大到100畝,擁有2000個養殖格,年產量達27萬斤,年銷售額約500萬元。致富后的溫成沒有忘記鄉親們,在鎮政府的支持下,他成立了白玉蝸牛養殖合作社,採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帶動周邊村民共同發展。

“以前農閑時要到別處打工,現在在家門口也能掙錢,收入很滿意!”加入合作社的村民笑著說。目前,合作社已吸納數十戶農戶參與養殖,並提供技術培訓、種牛供應和保底回收服務,確保村民穩定增收。

“白玉蝸牛養殖已成為當地特色產業,鎮政府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蝸牛養殖向規模化、標准化發展,同時延伸產業鏈,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大港鎮黨委書記石國梁表示。(潘雪明)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