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企業家到村書記 他帶領村民一起致富

廢棄村小變身村部,荒地成了聚寶盆,帶動在外人士捐資捐物200萬,十來個在建項目掀起振興發展的熱潮……目睹這短短五個多月裡的“巨變”,江西信豐縣大塘埠鎮羊馬村村民心中燃起無限希望——落后村要“逆天改命”了!而這也是張步青從商海到田埂“二次創業”的“破冰”實錄。
從企業家到村書記
“以前下午經常去釣魚,現在連周末都沒了。”羊馬村黨總支書記張步青感嘆:“現在仿佛回到了年輕時的創業時光,很累但很有奔頭。”下午六點,張步青准備去藥材基地察看新種的粉防己長勢如何再下班。如今,早出夜歸的日常替代了之前的悠閑自在。
一位年過50、財富自由的商界成功人士,為何要選擇過“苦”日子?張步青擁有4家企業,先后獲得“江西省勞動模范”、贛州市“五一”勞動獎章等諸多榮譽。
“這些年信豐發展很快,有些村搞得紅紅火火,而自己村沒什麼起色,感到有一份社會責任在眼前。”張步青說:“但自己的生意主要在東莞、縣城,還經常出差、出國。”在當地政策支持和宣傳動員下,張步青考慮再三,將事業重心交給妻兒、高管打理,懷著造福家鄉的熾熱情懷,於2024年10月4日回到羊馬村當起了村干部。
張步青這份初心其實早就有跡可循。截至目前,他為支持羊馬村發展,積極建言獻策,累計捐款300余萬元,資助信豐籍大學生20余名。他說:“干企業和當村干部是兩個不同的角色,但都是鄉村振興實踐中的一員。因為我是黨員嘛!”
從“懷疑”到“相信”
上任第一天,眼前的景象讓他揪心:村部破爛不堪,村干部擠在角落辦公,村民辦事在門口排隊。他當即拍板:“建陣地,聚人心!”便自掏腰包20多萬元,帶著工人連夜趕工改造廢棄村小。一個多月后,集辦公、便民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村部投入使用,大家對於他返鄉的種種疑慮也開始打消。
早上8點多,剛開完“碰頭會”的張步青在黨群服務中心門口的白板上更新“三月主要KPI完成情況”進度。為提高班子戰斗力,張步青套用了很多公司管理經驗:KPI跟進、設立考勤獎金池、回訪監督等。張步青發揮“頭雁”領航作用,在項目建設、圖斑整改等急難險重工作中錘煉班子作風。
曾被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的羊馬村如今凝心聚力、干勁十足。主動讓賢的老村支書張小春說:“我一直在老家,視野、資源有限,加上年紀大,看著別的村發展變化大,心裡也很著急。張步青書記有情懷、有能力,他能回來干我很高興,也全力支持他!”“以前是瞎忙,現在是真忙。雖然事情更了多,但有目標有思路,忙得也更有勁了。”村干部葉直薪說。
最讓張步青觸動的,是村民態度的轉變。耕地整改時,村裡流傳著一句話:“后龍山是老祖宗傳下的風水地,動一寸都不行!”張步青便挨家挨戶解釋。70歲的老黨員張相湖第一個站了出來:“張總都能放下,咱不能拖后腿!”一石激起千層浪,56戶村民自願騰出山地。如今,這片“風水禁地”上建起了標准化農田,溝渠縱橫。張步青說:“老表的信任比千萬訂單更珍貴。”
“想不到他不僅搞企業是一把好手,到村裡工作也駕輕就熟。”信豐縣大塘埠鎮黨委書記李燕生對張步青的表現給予肯定。
從“輸血”到“造血”
張步青深知,鄉村振興不能隻靠情懷。新官上任他點的第一把火卻是翻出手機通訊錄向企業家“朋友圈”求援。做照明的老友何躍飛二話不說捐出500盞太陽能路燈﹔發動企業家們捐資捐物約兩百萬﹔去年重陽節,85歲以上老人收到慰問金和糧油。
隨著全長6.6公裡的入村主干道全面提升,新屋下、沙子坑等小組1.3公裡的通組道路拓寬硬化,界仔高等小組1000多米長的灌溉水渠及排水溝改造疏通……一樁樁變化村民看在眼裡喜在心上,而最讓村民津津樂道的,是他引進的產業項目。
春耕時節,在老屋下小組的100多畝藥材種植基地上,20多位農民忙碌不已。而幾個月前,這裡是雜草叢生、雜樹比人高的荒地。村民張良洪說:“以前靠種辣椒增收,又累收入還不穩定。現在一天有100元左右收入,每年還有350元每畝的租金收入。”
該基地種植主體張小平說:“羊馬的沙土非常適合種粉防己,從去年12月至今已雇用村民200多人次。后續掐尖、留種等田間管理工作需要大量勞動力,預計一年可以帶動兩千多人次就業。我們計劃帶動村民一起種,擴大種植規模后,再建烘干廠、加工廠,提高附加值。”
“一個村要多考慮造血,才能做好其他事情。”張步青秉持這種理念,還引進了神燈農業水產瘦身吊水項目、煙葉種植、七星田特色養殖、電商直播帶貨基地、梅花鹿農庄等項目,有的已落地建設,有的正在洽談對接中。
羊馬的變化像一道光照在村民心裡。村裡70多歲的老人張相連甚至編了順口溜:“羊馬村,變了天,路燈亮到山尖尖﹔張書記,有能耐,帶著鄉親掙大錢!”
曾經揶揄他“當官圖虛名”的妻子,現在也開始主動關心村裡的工作,每天為張步青准備早餐,連小孫女也驕傲地喊他“書記爺爺”。
羊馬村重點項目規劃圖就懸挂在村部大院,村子基礎設施、農業生產設施、村集體經濟發展、民生服務等各類共34個項目一目了然。這是承載著羊馬1000多戶村民振興發展的藍圖,也是張步青未來10年的作戰圖。張步青說:“項目是干出來的,不是等出來的。現在每拿下一個項目,比第一次創業拿下一個訂單還開心。”
夜幕降臨,正在安裝中的500盞路燈將在半個月后將照亮羊馬。參與施工的村民張金財說:“燈還沒亮,但我們已經看見了光。”張步青的“二次創業”讓許多人意外,但短短五個多月,他用行動給出了答案——帶領羊馬走向振興。(肖秀節、林玉龍、賴橋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