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裡興起“科技范兒”

暖風拂過贛鄱沃野,油菜花開得正旺,春耕備耕的好時節來臨。南昌市稅務部門組織人員深入涉農企業,了解企業在稅費方面的需求,及時幫助企業防風險、解難題,切實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春耕春播良種先行
年前起,江西科源種業有限公司便是一派忙碌景象,7條數字化全自動生產線加足馬力生產,生產的優質種子達150萬公斤。
“生產一線干得‘熱火朝天’,是稅務部門的支持讓我們免去后顧之憂。”江西科源種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曾良明說。
據了解,在備耕伊始,當地稅務部門就聚焦農資生產企業的生產熱況,組織人員整理匯總涉農稅費優惠政策,通過電話、稅企聯系群、上門走訪等方式,向企業講解相關稅費政策需要關注的要點,幫助企業“忙時不亂”地用足政策。
“合規經營才能更好地享受政策紅利。”曾良明說道。去年,江西科源種業有限公司享受稅費減免83萬元,公司將這筆錢投入到了研發上,成果喜人。“我們研發出的昌兩優香久久、昱香兩優香99等水稻品種,出米率高出同類產品兩個點以上,預計2025年推廣面積超過50萬畝。”江西科源種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崔志文介紹。
育秧由“田”入“廠”
在南昌智慧大田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智能化水稻育秧中心,全自動育秧流水線正在高效運轉,育秧設備通過傳感器精准識別實時狀態,有序進行消毒、浸種、覆土、裝盤等工作。碼好的成品秧盤將被送入恆溫暗化室進行催芽,48小時后轉移至煉苗場。在煉苗場,技術人員通過操控智能化水肥一體噴灌設備,“一鍵”完成澆水施肥。
“工廠化育秧比傳統育秧更省時、省力,還能保証秧苗質量。”大田農社負責人鄒泰暉介紹,“今年我們計劃育秧15000畝,預計在清明節后下田機插。還新購入了10台加裝北斗智駕系統的插秧機,就等著下田‘大展身手’!”在他眼裡,是好政策讓公司有“底氣”將資金用於購入智慧農機。
據悉,當地稅務部門利用稅收大數據,對涉農企業在征納互動服務平台、稅企聯系群等渠道咨詢的高頻問題進行全面梳理,並開展定向回訪,重點就成本費用核算、規范開具發票、自產農產品稅收優惠資格備案等相關內容的“易錯點”進行專項輔導,引導企業合規經營,精准享受稅惠政策。
大田農社符合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政策,2024年自產水稻免稅銷售額達1400余萬元。“我們有了更多的流動資金用於購置設備,進一步提高了智慧農場的生產效率和產出效益。”鄒泰暉說。當年,大田農社獲評江西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田間鐵牛”產銷兩旺
廣袤沃野間,一台台“鐵牛”轟隆作響,其中便有“春旋”牌農機的身影。據悉,“春旋”牌農機由南昌春旋農機有限責任公司生產,不僅在江西省內有一定知名度,還暢銷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從小廠房到專業生產企業,稅務部門始終給予了我們精確的引導和幫助。”南昌春旋農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春旋農機”)總經理李深十分感慨。
據了解,當地稅務部門定期組織政策宣講會、稅務風險分析防范專題講座等,結合具體案例圍繞政策適用條件、不同稅種申報流程等關鍵點開展提醒,輔導企業參照進行“稅務合規自檢”,將涉稅風險防范在前。
“近三年我們的納稅信用等級都是A級。”李深笑言。企業還將誠信貫徹於生產之中,獲評AAA級質量誠信單位。過硬的質量、良好的信用成為了春旋農機在市場上的重要競爭力,市場對產品的認可度也持續攀升,今年春耕期間,春旋農機總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約20%。(黃海洋、溫雪梅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