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儲銀行撫州市分行:用金融鑰匙打開生態價值轉化之鎖

2024年,江西省撫州市獲批繼續開展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郵儲銀行撫州市分行用金融鑰匙打開生態價值轉化之鎖,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持續“賦能增值”。截至目前,該市分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貸款余額14.68億元,其中林權類貸款余額達5.09億元,佔比達34.67%。
變“資源”為“資金”。儲備林項目是撫州市踐行“雙碳”目標、推進林業資源資產化的重要抓手。郵儲銀行撫州市分行通過強化與地方政府、林業部門聯動,構建“線上+線下”服務體系,創新採用“林權抵押+保証擔保”模式,精准對接林業資金需求,破解林業經營主體融資難題,有效推動林業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變資金。截至目前,該市分行儲備林貸款累計投放規模達1.87億元。
變“廢料”為“原料”。江西省宜黃縣竹資源豐富,竹制品加工企業較多,而自然產生大量竹屑,成為所謂的竹廢料,但卻是竹蓀菇種植的原料。竹蓀菇產業是宜黃縣的特色農業,轄內共有竹蓀菇相關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30余家,種植農戶5000余人,成為農民致富的優勢產業。當前正是竹蓀菇種植的關鍵期,很多種植戶急需資金購買竹屑、木屑等原材料。“多虧有了郵儲銀行的30萬元資金支持,我今年才敢種植30畝竹蓀菇!”家住宜黃縣中都鎮竹蓀菇種植農戶施大哥如是說道。為破解竹蓀菇種植戶購買竹屑原材料資金難題,郵儲銀行宜黃縣支行主動上門服務,積極推介財農信貸通、銀擔惠農貸、創業擔保貸款等多類產品,為竹蓀菇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據悉前3個月,該縣支行就為100余戶竹蓀菇種植戶成功授信,總金額達2000余萬元。
化“污水”為“清水”。走進位於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經濟開發區東升工業園的撫州市東鄉區輝睿水務有限公司,一排排調節池、生化池、曝氣生物濾池高高聳立,污泥離心機、污泥脫水機、反滲透裝置、臭氧發生器、臭氧消毒設備等污水處理設備嗡嗡作響,全負荷運作。在建設初期給我貸了3000萬元,大大緩解了建設資金難題”。原來在該污水處理廠建設初期,郵儲銀行撫州東鄉區支行加強與區主管部門、該項目負責人溝通聯系,以該公司特許經營權污水處理收益權作為質押申請貸款。經過多次修改授信方案以及協調溝通,最終獲得上級行審批通過授信3000萬元。該污水處理廠建成運行,極大地改善了周圍水體環境,對治理水污染,保護當地流域水質和生態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