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一場別開生面的主題黨日活動

——江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馬宣講團黨支部成立一周年紀實

2025年04月10日16:59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4月1日,為進一步增強黨支部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江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馬宣講團黨支部在成立一周年之際,組織開展了主題為“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黨日活動。活動特別邀請黨支部六名黨員同志結合自身實踐,分享自己在黨支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成長體悟,以先鋒示范講述奮斗故事,使黨性教育入耳更入心。

一年來,青馬宣講團黨支部對標“七個有力”建設要求,創新實施“1156”黨支部工作法,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師大學習在線為載體,以“五個青馬”品牌為工作抓手,用“六進六講”理論宣講模式,打造“學習型、服務型、科研型”黨支部建設新模式。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效能,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黨支部建設工作方法。

五學聯動夯實理論根基

“在專家釋學環節,老師以中西民主制度對比為切入點進行的系統解構,讓我對全過程人民民主這一概念有了深入理解。”24級研究生李佳欣分享。

黨支部堅持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作為理論武裝的核心任務,創新構建“集體深學、專題研學、專家釋學、實踐助學、小組自學”的“五學聯動”學習機制,在夯實“用學術講政治”功底上下“真”功,累計開展各類主題學習15場,讓黨員在理論學習中先學一步、深學一層,進一步把握黨的創新理論的道理、哲理和學理。

六進六講貫通知行紐帶

“我們團隊先后去到了婺源、景德鎮、九江開展實地調研。”24級研究生黃海珠通過視頻分享的雲端宣講經歷,正是黨支部探索“互聯網+”宣講模式,打造雲端理論陣地,在理論傳播領域數字化轉型的生動實踐。

為把主題黨日活動和愛國主義教育下沉至基層一線,黨支部創造性打造“六進六講”理論宣講模式(“六進”即進社區、農村、企業、校園、網絡、機關,“六講”即“講座+座談”“調研+訪談”“游藝+朗誦”“資料+教材”“網絡+現實”“手繪+文創”),累計完成100余次宣講,宣講對象覆蓋10000余人,推動理論學習與基層實踐雙向貫通,切實打通“知”與“行”的橋梁紐帶。

四步點單提升宣講力度

“居民在了解新政策時,往往產生困惑,通過社區窗口和微信公眾號平台下單提交,我在線上就可以接單。”24級研究生張睿軼正在介紹“四單工作法”的點單流程,他指出,這種精准對接機制要求接單同志針對居民的認知差異精准備課。

針對不同宣講需求,黨支部在實踐中探索出“四單工作法”,實行“社區點單、黨支部派單、黨員接單、群眾評單”。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系列宣講活動中,黨支部深入青山湖區14個社區,面向5000余名社區居民開展分眾化宣講,累計完成點單18次、派單20次、黨員接單19人次,舉辦講座30余場,形成“解決一個訴求、教育一批黨員、帶動一片群眾”的良好示范效應。

志願宣講傳遞理論溫度

“幸福食堂工作人員的話語,讓我們明白了為民情懷就是要關切群眾急難愁盼,關心百姓大事小情。”22級本科生吳尚暉動情地分享自己在光明社區探尋基層治理成功要素的感悟。

帶著“服務群眾、提升自我”的實踐感悟,黨支部黨員深入基層,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在江西省紅色名村的走訪調研中,黨員們創意打造紅色支教課堂,為孩子們講述紅色革命歷史。在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中,黨員們搭建鄉村大舞台,有效助力鄉村文化建設。截至目前,黨支部共開展志願服務50余次,服務群眾2000余人,切實實現了從“身入”基層到“心入”基層的轉變。

紅色調研助力鄉村振興

“這裡有許多地方蘊藏著亟待開發的紅色人文資源,也需要更多的人將它們的故事進行挖掘闡釋,於是我堅定了繼續留在江西攻讀博士研究生的決心。”24級博士研究生唐晨智談及留贛讀博的初心時表示,希望通過學術研究與實地調研,喚醒散落在鄉野的紅色記憶,讓革命精神代代相傳。

黨支部把紅色調研作為黨性教育實踐課堂,堅持聽真話、察真情,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黨員們利用暑期時間走訪48個紅色名村,足跡覆蓋南昌、吉安、撫州等地,在調研中歸納紅色名村助力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成功模式,總結出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路徑。

潛心科研探尋真理之路

“我明白了做學術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的無畏堅守,‘治學與為人相統一’的堅定立場,和‘將論文寫在贛鄱大地上’的家國情懷。”23級博士研究生郭斕真誠分享在黨支部的成長經歷和科研收獲。

黨支部堅持“黨建+科研”融合,將“五個青馬”人才培養工程與“黨員積分銀行”有機結合,建立覆蓋黨員培養全周期的積分制管理體系,激發黨員爭優動力。在科研成果轉化方面,黨支部黨員獲江西省研究生“十佳學術之星”、全省高校“研究生黨員標兵”等省級榮譽,多名黨員在校期間榮獲省級研究生創新基金資助項目立項,博士黨員發表C刊及以上等級論文10余篇,超過50%的黨員同志曾獲國省校級學金和省市校級以上榮譽。

青年在哪裡,黨建陣地就建到哪裡。青馬宣講團黨支部著力打造“學習型、服務型、科研型”高校學生黨支部,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青年、凝聚青年、引領青年。未來,黨支部將繼續嚴格對標“七個有力”建設要求,持續深化黨建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實踐中展現新作為。(肖華平、陳思瑜、盧蘊芝 、周夏伊)

(責編:毛思遠、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