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黃桃甜四方

3月下旬,遂川縣營盤圩鄉禾坑村數百畝黃桃樹迎來開花期。受訪者供圖
“來自海拔1000多米高山的黃桃,又甜又脆,歡迎預定!”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營盤圩鄉禾坑村的梯田裡,一株株黃桃樹錯落有致地生長著。曾嗣歡頭戴草帽,趁著給果樹除草的間隙,舉起手機對著鏡頭介紹著。
皮膚黝黑的曾嗣歡曾與妻子在湖南經營餐飲店多年,如今,夫妻倆已經是村裡響當當的“黃桃大戶”。
從商人到農民,曾嗣歡身份的轉變源於幾次培訓。2018年前后,曾嗣歡夫婦先后參加了遂川縣高素質農民培訓班。“在培訓班不僅學到了科學的種植技術,還了解到家鄉特別適合種植黃桃。”曾嗣歡介紹,“我們村是省內海拔最高的行政村之一,森林覆蓋率超過90%,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黃桃生長周期更長,糖分積累充分,使得口感更好。”
說干就干,看准商機的曾嗣歡返回家鄉,擔任禾坑村黨支部書記,成為村裡第一批規模種植黃桃的帶頭人。
“我專門去湖南炎陵的幾個黃桃主產區取經。”曾嗣歡談起技術頭頭是道,“從肥料配比、種植間距到剪枝手法,每個環節都有講究。”
做足充分准備后,曾嗣歡拿出全部積蓄流轉了80畝土地,種下了第一批果苗。
返鄉創業的前三年,曾嗣歡經歷了最艱難的時期。
“黃桃三年才能挂果,前期隻有投入沒有產出。”曾嗣歡回憶道,“第二年就開始靠貸款維持。”
“再難也要堅持,村裡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大片土地撂荒。”作為村支書,曾嗣歡想得更多,“要帶動村民致富,必須有人帶頭示范。”
曾嗣歡將黃桃挑下山,准備打包發貨。受訪者供圖
2022年夏天,果園迎來了豐收,畝產量達到2000斤。嘗到甜頭后,曾嗣歡繼續擴大種植規模,並堅持每年外出學習,足跡遍及湖南、浙江、山東等地。“隻要是適合家鄉發展的產業,我都要把先進經驗帶回來。”他說。
“除草后要抓緊去梢、疏果、套袋。”每到結果期,曾嗣歡都嚴格把控品質,“一根枝條20多個果,但我們隻留3-5個最優果,確保足夠的生長空間,這樣才能保障品質。”
指著青翠的幼果,曾嗣歡介紹起他的創新:“我們摸索出幼果期套袋技術,既免打農藥又節省成本,每畝成本能省4500元。”
黃桃幼果挂滿枝頭。受訪者供圖
如今,曾嗣歡的黃桃基地已擴大到210畝,年產量穩定在500噸左右。銷售網絡從吉安擴展到全省,還遠銷新加坡等海外市場。“去年和短視頻達人合作直播,一場就賣出了2000多斤,今年打算自己開直播。”曾嗣歡邊說邊展示著自己的短視頻賬號。
“看,那幾片都是大家的果樹,現在全村有35戶跟著種植黃桃,預計今年銷售額能突破300萬元。”下山路上,曾嗣歡盤算著:“馬上要籌備村裡今年的農業培訓了,通過免費培訓,要讓更多鄉親的日子越過越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