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豐:以全面對標促改革再深化

近日,大族激光科技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景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兩家投資信豐的頭部企業亮相2025年江西——粵港澳大灣區經貿活動。大族激光董事長高雲峰在活動中表示,信豐項目建成投產后,產值實現連年翻番,未來將加大投資布局力度,助力信豐打造成全國最大的PCB產業集群之一。深圳市景旺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紹柏表示,將加快推動信豐項目建設,著力把信豐工廠打造成行業內智能化、數字化程度最高、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排放最少、效益最好的工廠,以及新質生產力的標杆企業,並帶動更多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到信豐投資興業、抱團發展。
這是信豐縣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鮮活事例。作為深贛結對合作的十個縣(市、區)之一,近年來該縣重點圍繞科技創新、營商環境、政務服務、基層治理等方面全面掀起對標深圳規則規制改革熱潮,推動對標深圳規則規制改革工作走深走實。
科技創新添活力
近日,走進朝陽聚聲泰(信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研發人員正探討產品技術問題。該公司研發部經理郭智華介紹,研發團隊自主研發的智能聲紋傳感器、MEMS傳感器等主導產品,突破了穩定性、語音識別率等關鍵技術難點,實現了信噪比技術全國領先,每年可為企業新增近1.5億元的銷售收入。
企業科技成果順利轉化的背后,離不開政府相關部門在政策引導和服務支持上的積極作為。信豐縣大力實施科技賦能行動,強化科技創新支持。一方面,充分利用深圳的創新資源,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招才引智工作站作用,協同引進3名國家級、20名省級高層次人才。鼓勵引導20余家企業在粵港澳大灣區設立“科創飛地”,實現研發在粵港澳大灣區、生產在信豐。另一方面,針對企業申報縣級科技計劃項目立項難、驗收難、時間跨度長等問題,該縣探索實施“以賽代評”科技立項新模式,以高規格賽事為載體,由大賽結果直接決定補助對象,優化科技項目申報流程,大大減輕企業負擔,讓科技立項成為連接企業創新研發與成果轉化的“高架橋”,為縣域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助攻賦能。
同時,該縣多渠道加強人才引培,實施“柔性引才”機制,引進35名高校科研院所高層次人才,為企業帶來前沿技術和創新理念,並與華南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46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30多個。目前,該縣擁有市級以上創新平台118家,數量居贛州市前列。
“多次跑”到“高效辦”
前不久,家住信豐縣嘉定鎮的林女士通過登錄政務服務網在出生一件事專區成功辦理了新生兒相關事項,在該縣政務服務中心辦証窗口領取到了新登記的戶口冊。“以前需要跑幾個部門,現在在手機上一次性遞交相關材料就可以直接拿到証件,非常方便。”林女士說。
信豐縣牢固樹立“大灣區能做的,我們也要能做到”理念,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抓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整合事項、優化流程、數據共享、部門協同,全面對標深圳政務服務規則規制,簡化不必要的審批環節,推出215項提升措施,136項政策“免申即享”,894項政務服務實現“免証辦”。承接市級“市縣同權”改革事項108項,率先推行“鄉鎮擴權賦能”,推動政務服務從“能辦”向“好辦、快辦”轉變,切實提升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
今年,該縣在出入境服務領域對標深圳先進經驗,上線了信豐縣出入境管理部門一體化平台,群眾辦理出入境証件實現信息線上流轉,告別紙質材料提交,30分鐘內就能完成檔案生成,大大節省了群眾的時間與精力。同時,工作人員在群眾辦証過程中提供一對一的貼心幫助,從咨詢引導到辦証流程,都以高標准、嚴要求規范自身,努力縮小與深圳等地的服務差距。
以“智治”促“善治”
林樺是信豐縣城市社區健康路社區的網格員,筆者見到她時她正在電腦前報送當日的網格走訪情況。此前,林樺在走訪時遇到了一名神情恍惚的八旬老人,面對詢問無法正常回答,僅知曉姓名時,她依靠“信速辦”數字化平台查詢信息,迅速聯系到老人家屬。數字平台的引入,打破了傳統治理的局限性,有效提升了服務的質量。
該縣全面對標學習深圳,以改革促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通過技術手段推動社區治理的數字化轉型。社區網格員在走訪中對居民的信息變動情況、意見訴求、安全隱患、矛盾糾紛進行了解,並實時錄入“信速辦”數字化平台,對於社區居委會解決不了的問題,由“信速辦”數字化平台流轉到城市社區黨工委,城市社區黨工委啟用部門聯動機制,協調相關部門進行聯合解決,構建起了“線上+線下”的群眾訴求化解模式,形成了群眾線上點單、平台派單、網格接單線下處置的“線上+線下”治理模式。2024年,“信速辦”數字化平台上報事件8488件,其中社區居委會解決7639件,城市社區黨工委聯合職能部門解決849件,解決率達89%。
針對新興領域、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特點和實際,該縣堅持黨建引領,不斷創新工作理念、思路和方式,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關鍵,引導新就業群體積極融入基層治理。目前,該縣已有112名外賣小哥、滴滴司機等新就業群體化身“流動網格員”,成為平安志願者,積極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安全隱患排查,有效提升了社區治理能力。(吳博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