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假期駕車出行,系好規則“安全帶”(民生一線·關注交通安全)

本報記者 楊顏菲
2025年04月30日08: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4月30日是全國交通安全反思日,“五一”假期也即將到來,出行人員與車輛大幅增加,在暢享旅途的同時,交通安全也不容忽視。

  城市繁忙的十字路口,駕駛機動車面對行色匆匆的行人,是踩剎車讓一步,還是踩油門搶半秒?高速公路上,大車小車呼嘯而過,要超車,是多看看、找到合適的時機,還是轉向燈一打、直接就並線?違法與否,常在一念之間﹔事故發生,總是措手不及。

  “掉頭需要等紅燈嗎?路口如何正確掉頭?”本版和江西撫州交警近日聯合制作的一條科普短視頻,在人民日報抖音官方賬號發布后,獲200多萬點贊。

  據統計,汽車駕駛員在路口不按規定讓行、違法超車、未保持安全車距、違法掉頭等交通違法行為,容易引起事故。這些行為背后有哪些原因?應當如何避免?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採訪。

  ——編 者

  心存僥幸,危險自來——

  文明禮讓行人 路口提前減速

  “有時乘客趕時間,在一些較大的路口,如果錯過一個綠燈,又要多等一兩分鐘。”網約車駕駛員張先生坦言,出於一些原因,偶爾會無視讓行規則。

  對於路口讓行,江西交管部門作出以下提示:對有燈控路口,綠燈直行時,左轉車應讓直行﹔右轉時必須禮讓同方向直行的非機動車和行人。對無燈控路口,遵循“讓右原則”“轉彎讓直行”“輔道讓主道”。斑馬線與學校區域,無論是否有信號燈,遇行人進入斑馬線必須停車讓行。

  “路口是交通流的交會點,車輛不按規定讓行,容易與其他正常行駛的車輛或行人發生碰撞。”江西省公安廳交通管理總隊事故預防和處理支隊支隊長徐后昌說。

  因不按規定讓行導致的事故時有發生。近日,某地轎車駕駛員陳某駕車經過無燈控的十字路口時,為了趕時間,在未觀察路況的情況下,直接直行通過路口,與右方道路的直行車輛相撞,兩車不同程度受損。民警對駕駛員陳某的行為進行批評教育,並根據相關規定,判定陳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

  “攝像頭監督的是規則,方向盤掌握的是人生。除了路口不按規定讓行外,違法倒車、違法佔道行駛等行為背后常常也是心存僥幸,覺得不會出事。”徐后昌說,在臨近路口時,駕駛員一定要打起精神,提前減速,及時觀察路口信號燈狀態、車道分向箭頭、讓行標志,提前規劃車道等。同時,要注意人行道是否有行人、非機動車橫穿,尤其注意“鬼探頭”。

  不良習慣,及時糾正——

  保持安全車距 切忌頻繁變道

  “一些不良駕駛習慣也可能造成嚴重事故。”徐后昌說,如頻繁變道超車,或緊緊跟隨前車、未保持安全車距等。

  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日前公布的一起案例中,荀某駕駛大貨車在慢車道行駛時,為超越同車道前方車輛,打起轉向燈就向左變道,絲毫未觀察快車道內來車情況,結果與快車道一輛小車相撞,並將小車擠壓上護欄。事故造成兩車受損,萬幸無人受傷。小車的行車記錄儀畫面顯示,貨車向左變道時,后半截車身都還沒超過小車車頭。交警調查認定,荀某違法變道導致事故,負全部責任。

  “超車時,駕駛員的注意力集中在被超車輛和前方道路上,盲區會增大,車速的提升也會導致駕駛員視線變窄,無法准確判斷周圍環境,如果此時有其他車輛或行人、非機動車進入盲區,就會增加事故安全風險。”徐后昌說,超車時正確的變道方式是,提前開啟左轉向燈,清晰地向前后車輛表明超車意圖,觀察前方道路狀況,確認前方有足夠的安全距離。觀看后視鏡確認后方車輛距離較遠且沒有加速等靠近或超車的情況后,再平穩加速駛入左側車道進行超車,超車過程中保持安全車距,超車后達到一定的安全距離,一般后視鏡中能清晰看到被超車輛大部分車身,開啟右轉向燈,觀察右側后視鏡,確認安全后駛回原車道。

  “在市裡開車,有時會遇到堵車,如果和前車距離較遠,容易被人‘加塞’,所以就養成了緊跟前車的習慣。”駕駛員王先生說。

  “不良駕駛習慣,一定要及時糾正。車距過近會使駕駛員的視線受到限制,無法清晰地觀察前方道路的整體情況,也難以對前方車輛的行駛狀態作出准確判斷。道路上也可能會出現各種突發狀況,如前方車輛掉落物品,行人或動物突然橫穿馬路等,增加了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和追尾碰撞風險。”徐后昌說,尤其需要注意,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要靈活根據路況調整車距。如果遇到雨、雪、霧等惡劣天氣,或者道路施工、交通擁堵等情況,應進一步加大車距。

  規則不熟,常學常新——

  加強宣傳教育 治理“龜速行駛”

  “駕駛員對交通規則的不熟悉,也是造成交通違法行為的重要原因之一。”徐后昌說,不熟悉交通規則導致的違法掉頭等行為會打亂正常的交通流,其他車輛不得不減速避讓或難於避讓,增加了道路擁堵的可能性。宣傳教育對於營造安全、有序、文明的道路交通環境非常重要。

  江西撫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從2023年3月開始拍攝普法宣傳、安全常識、便民舉措等方面的視頻,因內容生動有趣、簡明清晰,受到網友喜愛。除了線上宣傳,支隊還組建了文藝小分隊、青年突擊隊和交通安全宣講隊,組織民警深入田間地頭、街頭巷尾宣傳交通安全知識。

  對於不同原因造成的交通違法行為,需要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江西公安交管部門為例,除了持續開展鞏固提升道路交通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外,還通過“美麗鄉村行”巡回宣講,“知危險會避險”交通安全體驗課等主題宣傳,提升交通參與者安全意識、法治意識、規則意識、文明意識。

  “在高速公路上開車,開得快危險,開得太慢也危險。”徐后昌說,“龜速行駛”指的是在駕駛人、機動車、道路、環境狀況均正常的情況下,車輛在道路上的行駛速度明顯低於法定限速或車流平均速度的行為。近日,江西交管總隊正在高速公路開展“控速治亂除隱患”專項行動。重點加大對貨車持續低於60公裡/小時、車輛突然降速等違法現場處罰力度,在部分高速開展低速測速工作,探索研發查處急剎急停、持續低速等行為的數據模型,規范高速公路的行車秩序。

  在非必要情況下刻意保持過低車速,尤其在高速公路或暢通路段,可能導致交通流受阻,增加事故風險。此外,“龜速行駛”還有可能加劇交通擁堵,導致后方車輛集體減速,降低整體通行效率。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