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勞動模范武志剛——
深耕雲網維護二十二載 用堅守點亮“數”“智”未來

深耕雲網維護工作二十二載,他始終保持技術嗅覺常新,精准響應千行百業數字脈動﹔從搶險救災保通信到重大活動保障現場,再到助力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越是辛苦、越是挑戰的場合越有他的身影……武志剛是中國電信江西宜春分公司客戶支撐服務中心總監,也是全國勞動模范,看似不善言辭的他,談起工作來卻滔滔不絕。
扎根一線:以實踐鑄就技術底色
“在多年的工作生涯中,我從不空想,也從未放棄,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干好自己本職工作、做出創新,為國家數字化、信息化轉型貢獻一份力量。”武志剛說,當工作出現問題時,他從不抱怨,隻會更加深刻地查找自身原因,努力學習,讓問題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解決。
“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關鍵在於自身的積累是否深厚。”在他看來,通信行業是科技迭代升級最快的行業之一,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不斷涌現。要想做好工作,就必須每天努力學習新的技術知識,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
如何將學習的知識及時應用在工作中?武志剛認為,隻有“實踐”才能出“真知”。“現在網絡很發達,可以學習到很多知識,但是我始終相信,隻有自己前往現場、接觸實物、實際操作,才能快速上手,讓工作往積極的方向發展。”
賦能轉型:以創新驅動企業發展
2023年,宜春市政府正式印發《宜春市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869”行動計劃》(以下簡稱“869行動計劃”),推動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等制造業重點產業鏈,實施科技創新、產業鏈協同、數字化轉型等。在此期間,武志剛帶領團隊為宜春市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診斷和轉型服務。
“整體規劃,分步實施。技術創新是數字化轉型的引擎,為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然而,技術創新不能脫離企業的實際需求,否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談到數字化轉型,武志剛有自己的心得。
“作為服務中小企業的一員,我深知數字化轉型對於企業提升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作用。然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武志剛坦言,部分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存在認知偏差,認為數字化轉型是大企業的“專利”,與自己無關﹔有的企業則擔心數字化轉型成本高、風險大,不敢輕易嘗試。
“在為一家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診斷時,我們發現他們的生產設備老舊,數據採集困難,各個部門之間的信息系統相互獨立,數據無法共享,導致生產效率較低,管理成本高昂。”武志剛介紹,“后來我們組建了一支專業的數字化服務團隊,包括解決方案技術專家、網絡優化架構工程師等,為該企業提供診斷、規劃、實施、運維等一站式服務。通過我們的努力,這家企業成功實現了數字化轉型,生產效率提高了30%,管理成本降低了20%。”
數據顯示,武志剛團隊已為800多家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診斷服務,為300多家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打造了一批數字化標杆企業。
匠心傳承:以經驗培育技術人才
武志剛非常注重技術骨干的培養。他成立了“武志剛勞模創新工作室”,秉持“傳承、創新、協作、發展”的理念,致力於為企業和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技術骨干。
“發展不能隻看自己,還需要后來人。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總結真經驗,用真經驗引導青年技術人才,才能確保技術傳承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武志剛珍惜“吃”過的每一次虧,對他而言,這些都是青年人才可能會面臨的問題。
在22年的工作經歷中,剛入行時的艱辛,武志剛至今仍歷歷在目。
在電信行業,客戶網絡維護領域的工作涉及多個方面,包括網絡的設計、建設、優化、故障處理等。剛入職時,武志剛對這些工作流程和職責並不熟悉。“有一次,在為企業進行網絡故障排查時,我始終無法定位問題,無法確定是設備故障、線路問題還是配置錯誤,隻能全部檢查一遍,耽誤了企業生產。由此,我堅定了一個想法,要持續學習,把自己打造成具備全面技術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武志剛回憶道。
在基層一線鍛煉三年后,武志剛成了小組長,有了自己的工作團隊。面對一線需求,武志剛從來都是親力親為,哪怕再簡單的問題,他也會帶著團隊上門檢查,並詳細地為技術人員分析問題症結,提出解決辦法。“成為領隊不意味著可以在辦公室休息,我鼓勵技術人員積極參與各類技術改進項目,通過節能減排、降本增效等實際項目的鍛煉,提升他們的技術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既為企業的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又實現了他們的自我價值。”
自2022年“武志剛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以“中國電信(江西宜春)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為平台,武志剛在團隊中培養了一大批勞模工匠和創新能手,工作室現擁有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大數據等技術骨干近百人。
現在的武志剛已經是江西電信專業技術領軍人才,有什麼問題大家都愛向武志剛請教。時間長了,武志剛就成了工作中的“教科書”。
他說,年輕的從業者要保持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新事物的好奇心,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以適應職場的變化和需求﹔更有擔當、有責任,將個人的青春理想與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緊密結合,實現人生價值的升華。(熊錦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