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強產業鏈 暢通供應鏈 提升價值鏈
萍鄉以工業化發展理念推進農業產業化
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一

甘源食品佔據全國豆類零食市場的三分之一,勝龍牛業勇摘廣東高端鮮牛肉市場銷量桂冠……近年來,萍鄉市秉持工業化發展理念與市場化運作思維,以“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為抓手,通過建強產業鏈、暢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不斷完善聯農帶農機制,農業產業化高質量發展賦能鄉村全面振興,全市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連續三年位居全省第一。
建強產業鏈,集群規模不斷壯大。萍鄉市深入挖掘鄉村特色資源,因地制宜做好“土特產”文章。該市一方面堅持搶位發展、錯位發展,唱響“中國辣都”城市名片,支持花蝴蝶、黃家將等一批辣味食品企業發展壯大,加快辣文化產業園建設,打造四大辣文化美食街,推動辣產業從種植加工向文旅消費領域融合發展﹔全力建設“種業大市”,組建萍鄉種業集團,年制種面積穩定在30萬畝以上,供種量佔全國近20%﹔將全境富硒富鋅資源優勢轉化為鄉村產業發展優勢,大力發展“硒鋅+”新業態,吉內得富硒大米、新農園富硒“寶貝蛋”等一批高附加值產品深受市場青睞。另一方面,該市堅持招新引優、培大育強,在全省率先推出“農貸通”,建設食品科技產業園“一園六區”,引導要素向園區集聚,聚企成鏈,去年新簽約項目45個,合同金額49.8億元、較上年增長36.36%﹔對內培育了天涯種業、甘源食品、吉內得、勝龍牛業等一批“種、養、加”領域的領頭雁,6家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和66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充分發揮聯農帶農作用,去年帶動農戶8.1萬戶、戶均增收5125元,對外招引了廣東元寶食品、湖南皇家小虎等一批優質企業,為農業產業化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暢通供應鏈,市場活力全面激發。萍鄉市堅持以需求為牽引、以市場為導向,健全暢通高效安全的農產品流通體系,讓優質農產品走進千家萬戶、端上全國餐桌。該市積極拓寬市場銷路,86款產品進駐高端商超、入駐榜單餐廳等,建成天貓基地、京東農場等綠色直採基地4個,打造年銷售額超1000萬元的爆品20款。加快暢通物流“筋絡”,萬噸級大型冷庫項目實現縣區全覆蓋,“互聯網+第四方物流”實現鄉鎮全覆蓋,人均冷庫保有量、村級供銷集配網點覆蓋率均位居全省第一,有效解決了農產品進城“最先一公裡”和工業品下鄉“最后一公裡”難題,去年農產品電商銷售額較上年增長36.9%。依托湘贛邊區位優勢,大力推進湘贛邊倉儲物流基地、農產品加工基地建設,去年面向長株潭地區的農產品銷售額達14.8億元,較上年增長31.4%。積極組織企業和產品“走出去”,今年盛康蓮花白鵝與重慶榮昌食品簽訂100萬羽白鵝購銷協議,金額達1億元,奠定了禽類貿易深度合作基礎。
提升價值鏈,競爭優勢更加凸顯。萍鄉市搶抓被列為全省首個農產品加工業數字化改造試點市機遇,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百約食品獲得“數智工廠”稱號,甘源食品先后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小燈塔”企業等。該市堅持科技先行,為農業產業化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打造中國水稻研究所江西早稻研究中心、湘贛邊食品現代產業研究院,定期開展“科技入企”活動,食品產業每年投入科研經費超5000萬元,推動研發成果加速在萍鄉產品化、產業化。此外,萍鄉市不斷強化“萍字號”品牌打造,積極引導本地優質農產品融入“贛鄱正品”“湘贛紅”等區域公用品牌發展,加快“品萍鄉”“蓮小花”“湘東做東”等市縣區域品牌建設,逐步建立起“大區域公用品牌+小區域公用品牌+企業產品品牌”體系,培育出蓮花麻鴨等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29個、萍鄉兩頭烏豬等國家地理標志農產品4個。(全媒體記者邱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