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提“國家隊”認証 江西山茶油沖刺千億賽道

6月4日,工信部發布首批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重點培育名單,江西山茶油名列其中。
油茶,原產於中國,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樹種之一,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種植歷史,被譽為“東方橄欖油”。
江西氣候溫潤,土壤肥沃,是全國油茶中心產區。2024年,江西油茶產值達715億元,居全國第二,面積、產量、產值、銷量均居全國第二。
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重點培育名單,是中國消費名品方陣重要組成部分,江西山茶油此次榮登榜單,為出山出圈提供了重要機遇——“一滴油”撬動千億級大產業,指日可待!
好土壤長出“金果果”
正處於黃金發展時期的油茶產業,小小油茶果成了江西農村致富的“金果果”。
“一滴油”撬動鄉村振興“大產業”。江西山茶油入選全國重點培育對象,背后有何緣由?
答案可以從江西茶油產業發展成果中尋找。經過多年努力,油茶產業已成為江西最具優勢和特色的林業產業。
一組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省共有油茶林面積1683萬畝,佔全國油茶林面積的22.4%,其中高產油茶林面積808.85萬畝,佔比47.6%,油茶林面積10萬畝以上的縣(市、區)有56個。
油茶資源規模和產量穩居全國第二位。這份了不起的數據背后,隱藏了江西特有的“氣質”。
江西氣候溫暖、濕潤,日照充足,丘陵山地眾多,土壤以偏酸性的紅壤居多,特別適宜油茶樹生長,在山區和農村,油茶被廣泛種植,是當地重要的經濟作物。
在江西油茶產業資源面積穩步提升的同時,產業發展也初具規模。
2024年,江西油茶產值達715億元,居全國第二。根據規劃,今年有望沖刺千億元。
最新數據顯示,江西現有油茶企業460家,其中加工企業226家,規上企業46家,銷售額億元以上企業7家,規上企業數量和加工產能居全國前列。
江西油茶產業發展既有良好成效,更有巨大潛力,持續保持全國前列態勢,入選重點培育對象實至名歸。
在民間,山茶油素有“健康油”“長壽油”之稱。油茶樹從開花到結果要歷經13個月,具有“花果同株”的獨特現象,被人們戲稱為“抱子懷胎”。
油茶林成富民“搖錢樹”
初夏時節,走在江西各地的山區,隨處可見連綿起伏的油茶林,枝頭上青澀嫩芽正盎然生長。
油茶產業如何做大做強?
江西提出,主要圍繞油茶種植、加工和銷售,三端同向發力。
從省級層面來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油茶產業發展,相繼出台《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江西省推動油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等系列政策措施。
事實証明,頂層設計為江西油茶產業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讓江西在全國油茶產業發展格局中確立了重要地位。
江西省林業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4年,江西山茶油線下銷售額約24億元﹔線上銷售額2.5億元,約佔總銷售額的9.4%,同比增長45%,僅次於浙江。
銷售市場逐步開拓,讓山茶油銷售量呈逐年上升態勢,線上銷量全國領先,消費市場以北京以及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的一、二線城市為主。
有一點十分明確,省級層面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目的就是支持油茶產業做大做強,在助力鄉村振興和農民增收中發揮重要作用。
江西把發展油茶產業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優勢產業、作為暢通“兩山”轉化通道的重要抓手,持續在全產業鏈打造、企業協同創新、政策制度集成等方面精准發力。
富民效益持續顯現。全省油茶產業帶動從業人員約410萬人,2024年相關從業人員人均一產收入3184元,同比增長54%,聯農帶農效益持續顯現。
在高安姚友根開發的高產油茶基地,通過分享種植經驗和管理技術,已輻射帶動周邊新增高產油茶林超2000畝,每年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超100人。
如何更上一層樓?
江西油茶產業已位居全國第二,如何更進一步?值得認真謀劃和思考。
從全國范圍來看,油茶產業區域化競爭日趨白熱化。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油茶列為“木本油料第一樹種”,湖南、江西、廣西三省(區)形成“油茶金三角”。
面對機遇與挑戰,江西油茶產業該如何應對和突圍?
5月24日至27日,以“發展油茶產業·聯農帶農富農”為主題的2025年油茶產業發展大會暨消費幫扶對接會在宜春舉辦。
記者注意到,這次會議召開期間,來自全國多個油茶產區的與會專家、企業家代表就油茶一產種植、二產加工和品牌營銷問題進行研討交流、分享經驗,為中國油茶產業發展問診把脈、出謀劃策,為實現油茶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
有數據顯示,超過八成的消費者將山茶油視為健康高端的食用油,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選擇將山茶油納入日常飲食中。
全國第二的地位穩固,油茶產業發展也取得顯著成效,但不可否認,江西在該領域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如基礎設施不完善、對二產加工業的支持政策不多、品牌影響力不強等問題。
沖刺千億級大產業,江西山茶油還要在“調結構、育龍頭、創品牌”上繼續加油。(歐陽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