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任爾東西南北風

——江西省外貿的韌性從何而來

2025年07月11日08:08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4月關稅漲到145%時,我們停工了半個月,8個貨櫃的訂單隻發了1個,現在處在關稅緩沖期,企業又開始加班加點趕訂單了,今天下午還在忙著招人呢。”6月14日,江西亞派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小平在忙碌的間隙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這家專注於出口的家具公司,其95%的產品出口美國。此前,受美濫施關稅影響,業務一度被“摁下暫停鍵”。目前,公司對美業務重啟,前兩天客戶還追加了200多萬美元的訂單。

  亞派家具的“V型反轉”,正是我省外貿攻堅克難、以韌性贏取逆勢增長的生動縮影。

  外貿是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關鍵樞紐。關稅變化既直接關系到外貿企業的生產經營,更通過產業鏈供應鏈傳導至更多經營主體。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環視江西,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我省沉著應對、綜合施策,在逼仄的國際市場中不斷開疆拓土、一路生花,開放型經濟逆勢飛揚,顯現出足夠的韌性。數據表明,自今年3月起,我省單月出口連續3個月環比增長,單月進口穩定在130億元以上規模。

  這意味著,風雷激蕩之下,我省外貿的“基本面”不改從容,有如輕舟已過萬重山。

  順勢而為:咬定青山不放鬆

  6月12日早晨,九江城西港碼頭一派繁忙,“滬潯快航”的集裝箱被巨型吊臂快速裝船。九江航運中心的智慧物流大屏上,訂艙量、海運價、拖車安排等指標數據正實時跳動。

  5月12日,《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發布。“聲明發布不到24小時,美線貨物出運量明顯增加。”九江興港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生產業務部業務室主任尹譞說,積壓的訂單在短時間內集中補發,導致美線航運艙位預訂量顯著回升。

  大洋彼岸“補貨”潮涌,美線海運出現“爆單”,也在我省外貿企業的生產車間裡得到印証。

  5月13日,德安縣億陽紡織集團有限公司接到了一筆來自美國的大單——10萬套童裝。“現在基本上每天都在加班加點趕工期。”公司生產主管梁世南說,目前生產任務已經排到9月份以后了。最近一個多月以來,企業不僅拓展了國內和歐洲市場,當前又迅速恢復了美國出口。據透露,企業目前正在與多家美國品牌公司緊密對接,預計今年的美國訂單量將突破1億元。

  在中美關稅政策最新調整之后,我省外貿企業迅速重啟美國市場供應,迅速恢復對美外貿出口產品的生產推廣。贛州陸港鐵路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玉芳說:“預計在后續3個月內,發往美國的貨物出口量將在原有基礎上增長20%。”

  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事而制。外部環境風大浪急,江西外貿韌性從何而來?

  ——從企業“把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裡”,以變應變的敏銳中來:

  6月10日,江西團團圓家具有限公司銷售總監薛業建正為發往海外的家具訂單忙碌。為了應對外貿的不確定性,公司今年主動出擊,參加了許多境內外有影響力的家具展會,大力開拓東南亞、中亞、中東等市場。“現在報名境外家具展的企業越來越多了。”薛業建興奮地表示參展效果遠超預期,“在深圳參加一個家具展就拿到菲律賓500套軟體床訂單。雖然是代工,但東南亞利潤率比其他地區高出5個百分點。現在東南亞市場佔我們出口的60%。”

  今年前5個月,我省對東盟進出口408.4億元,同比增長44.4%,佔全省外貿比重22.5%。

  ——從企業向創新要出路,孜孜以求提高產品“含新量”的定力中來:

  6月,位於贛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贛州潛行科技有限公司,車間的生產線馬力全開,員工們正趕制發往海外的訂單。“目前,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兩個月后。”總經理助理羅斯文一邊接受記者採訪,一邊准備趕往火車站接下一撥來訪客人。

  作為水下機器人領域的佼佼者,潛行科技生產制造的水下智能機器人,用於水下觀測及攝影、水下應急救援、科考探索、環保檢測等方面,90%的產品出口海外。羅斯文向記者介紹起公司的幾款海外“人氣”產品,頗有底氣地說:“要想在全球競爭中站穩腳跟,關鍵還得靠持續不斷的創新。最新的產品潛鮫X100是全球首款智能全向抗流水下機器人,4.5節的抗流能力在全球便攜式水下機器人中遙遙領先,我們相信它一定能在市場上大放異彩。”

  蹄疾步穩: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場高強度的外貿“壓力測試”,既試出了我省外貿的底氣,也測出了企業轉型的決心。

  走進南昌東申針織制衣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機器轟鳴,一件件T恤衫在工人嫻熟的操作下次第成型。

  這家年出口額達10億元的江西紡織服裝出口龍頭企業,剛剛度過了一段艱難時刻。“一件T恤衫出廠價15元,利潤不到1元,如果關稅大幅上漲,鐵定是要虧本的。”公司負責人胡君成說,如果漲價,不可避免會有訂單流失,再想要“搶”回來就難了。

  辦法總比困難多。東申制衣開始向歐洲、非洲等新市場主動出擊。同時,公司還與京東合作試水內銷,雖然面臨庫存壓力和渠道建設難題,但胡君成堅定地表示:“這是我們必須邁出的一步,隻有走多元化之路,才能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他表示,這次關稅震蕩讓公司更加深刻認識到,拼價格的老路走不通了,必須加快向上游延伸織布、染色、水洗鏈條,向下游培育自主品牌的步伐。

  櫛風沐雨中,我省外貿企業不僅學會了冷靜觀望、積極調整,更懂得了因勢布局、尋求新機。

  “就煙花品類來說,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能替代中國煙花的品質,主動權在我們手上。”上栗縣三信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顯桂談及公司產品的市場命運,信心十足。在公司的產品展示廳裡,擺滿了形狀各異、各式各樣的煙花,包裝上印著不同國家的文字。這些產品出口到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2024年該公司出口額達到1.76億元。

  在煙花行業摸爬滾打十多年,何顯桂面對關稅浮動表現出的是更多的從容:“目前來看,我們訂單隻增不減,今年已經在規劃新廠房建設以增加產能。”何顯桂坦言,“緊跟市場需求才是‘必殺技’。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最終要靠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不斷練好內功。”

  贛州市南康區是全國最大的家具生產制造基地、木材和家具交易集散中心,海外生意越做越大。在當地政府的倡導下,許多家具企業已經嘗試“跨境電商+海外倉”銷售模式。“我們鼓勵企業做跨境電商,雖然物流成本提高了,但利潤完全能覆蓋。”南康區商務局分管外貿工作的施恩濡分析道。

  今年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跨境電商、海外倉、保稅維修等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積極穩妥推進新型跨境易貨貿易。

  目前,我省已有南昌、贛州、九江、景德鎮、上饒等9個跨境電商綜試區,以及南昌、贛州、九江、吉安等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全省各地近3000家跨境電商企業以口岸經濟為依托,以跨境電商為載體,在關鍵時刻發揮著托底外貿的重要作用。

  保駕護航:亂雲飛渡仍從容

  “政策給力,自己努力,爬坡過坎有底氣。危機一直有,機會也一直在。”調研中,記者感動於江西外貿人的這番心聲,也感觸到這份堅毅信心的溫度。

  今年前5個月,我省外貿出口1168.3億元,同比增長0.3%,連續5個月保持正增長,彰顯了全省上下、政企攜手共奔赴的氣勢。

  省委財經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提出,要千方百計穩住外貿出口,加大出口型重點企業服務力度,促進外貿促穩提質。江西出台省級層面專項政策,統籌發揮各方力量,從企業生產經營全鏈條、全方位給予超常規支持。

  “寶寶們,今天下單有優惠哦!”江西貫勝鞋業有限公司直播間裡主播熱情洋溢。工廠的生產線上,機器全力運轉,趕制一批新款休閑鞋。與以往不同的是,這家知名雪地靴代工廠的產品不再貼上出口標簽,而是打上了自有品牌“紐斯達”,通過電商平台送到消費者手中。“品牌是企業立身之本。基於現在的外貿形勢,我們積極擁抱新變化,走得慢點沒關系,但只要走得穩,就一定能走得遠。‘紐斯達’已接入京東‘外貿轉內銷’專區,外貿企業還可以減免平台費。”業務經理金成偉說。

  調研中,記者在有著“中國針織服裝名城”之稱的南昌市青山湖區,也聽到打造品牌之路的足音。“為了幫助企業擺脫代工微利困境,我們正在傾力打造‘青山湖針紡’區域品牌,統一對外包裝推廣。”該區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說,該區錨定針紡品牌化的轉型方向,促使產業鏈完整度不斷提高,目前已培育出“晶心培”“貝谷貝谷”“拓路者”等一批國內外知名服裝品牌。

  據悉,為提升江西外貿產品競爭力,幫助外貿企業開拓多元化市場,省商務廳精心打造“贛貿優品 惠通全球”品牌,先后開展7場貿易供採、國際直採活動,邀請採購商考察我省產業、採購我省產品,助力企業拿訂單、拓市場。同時,聯合京東、淘天、美團、華潤等平台企業與我省外貿企業開展系列精准對接活動,幫助外貿企業國際國內市場兩條腿走路。目前,僅入駐京東的外貿企業就達175家。

  近年來,隨著先進制造業蓬勃發展,尤其是“1269”行動計劃持續發力,江西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愈發強壯,帶動出口競爭力全面提升。前5個月,我省出口機電產品737.3億元,同比增長0.9%,佔全省出口總值的63.1%。其中,平板顯示模組出口145.6億元,同比增長17%﹔汽車及其零配件出口95.8億元,同比增長22.3%﹔鋰電池等電工器材出口66.6億元,同比增長51.9%。

  江西民營企業不斷煥發出的韌性和活力,成為這份信心不斷充盈的活水源頭。

  數據顯示,江西民營企業對外貿易額比重超過70%,約90%的外貿主體都是民營企業,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呈現出強勁的內生動力。前5個月,我省有進出口實績民營企業5029家,進出口總值1284.2億元,同比增長1.3%,佔全省外貿總值比重提升1.5個百分點至70.9%。

  江西省商務部門進一步採取“政府搭台+電商助力”等方式,幫助經營困難的外貿企業拓內銷,紓解企業燃眉之急,堅定發展信心。目前,第一輪精選的近160家外貿企業及產品,已陸續開展線下雙向對接,30余家外貿企業與平台企業已達成合作意願。

  “凜冬”雖未完全過去,但復蘇的景象正在冰雪下萌動。不抱怨、不躺平,既渡難關也謀長遠——江西外貿人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的關鍵時期,擊鼓催征穩馭舟,交出了一份令人欣慰的合格答卷。

  專家點評:

  構建外貿新生態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貿環境,江西亟需構建更具韌性與活力的外貿新生態。建議從以下三方面協同發力:

  第一,創新模式。推動“產品+服務”融合升級,培育競爭新優勢。我省可創新推行“服務主導、貨物嵌入式免費”模式,鼓勵外貿企業從單一貨物出口轉向“產品+技術解決方案”捆綁輸出。鼓勵企業出口時,將實體貨物作為服務交付的載體或工具,收取物聯網接入、數據分析、遠程運維、訂閱制會員服務等費用,提升客戶黏性。

  第二,多元布局。拓展“一帶一路”與“友岸”市場,打造立體化通道。利用好“航空貨運+中歐班列+江海聯運”的立體通道,繼續深化“一帶一路”服務外包合作。依托我省展會資源及跨境電商渠道,重點拓展與東盟、中東歐等“友岸”市場的信息外包、業務流程外包和知識流程外包。打造“贛服通”國際版數字貿易平台,建立跨境服務外包節點,降低對美單一市場依賴。

  第三,穩定進口。強化大宗資源協同保障,降低供應鏈成本。建議設立“大宗原材料聯合採購平台”,整合省內加工貿易企業需求,通過集中議價降低關鍵原料進口成本。定向組織“中歐班列返程進口專場”,引進中東歐農產品、中亞礦產等我省急需資源,降低下游企業生產成本。

  (江西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政治學院副院長 余昌龍)

  記者手記

  風浪阻不斷遠航

  今年以來的全球貿易變局,像一場突如其來的“壓力測試”,考驗著江西外貿的韌性。半個多月的採訪調研,我們既切身體會到了企業遭遇的寒流,更聽到了迎難而上的鏗鏘足音,看到了破繭成蝶的倔強身影。

  團團圓家具積極參展,將目光投向東南亞、中亞等新市場,尋找新的增長點,讓我們看到了企業識變應變、主動求變的智慧﹔東申制衣開啟艱難的創牌之路,讓我們看到了企業應勢轉型向價值鏈延伸的果敢﹔上栗縣三信進出口有限公司“主動權在我們手上”的鏗鏘話語,讓我們看到了江西特色產業之底氣所在……這些案例彰顯出的不屈與韌性,成為江西外貿逆風向上的有力支撐。

  前行道路上,有順境也有逆流。隨著外部環境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外貿隨時要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和挑戰。沒有跨不過的坎,隻有磨不滅的拼勁,堅定信心、頂住壓力,練好內功、站穩腳跟,努力開拓新市場新空間,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新產品新優勢,政企攜手,春天的聲音便會在逆風中愈發清晰。(記者 張天清 黎軍 殷琪惠)

(責編:毛思遠、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