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心理健康工作體系
到2027年,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知曉率達90%

7月8日,記者從江西省衛生健康委獲悉:近日,江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西省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到2027年要建立“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廣泛參與、學校家庭盡責盡力”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機制。屆時,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資源基本滿足實際需求,且服務專業化水平顯著提高﹔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明顯提升,社會認知和主動就醫意識進一步增強,心理健康核心知識知曉率達90%。
為達成目標,我省多管齊下,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心理健康工作體系。在學校心理服務體系方面,將逐步推進各級學生心理健康咨詢中心和學校家庭教育中心等建設,建立班主任(輔導員)、專兼職心理教師、兒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醫師三級心理健康守門人服務體系。同時,推動二級及以上精神專科醫院心理門診設置實現全覆蓋,國家級、省級精神醫學臨床重點專(學)科數量有所突破,建設省、市級兒童青少年心理(醫學)中心,助力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在提升專業化綜合化心理健康服務能力方面,我省將適當提高高校精神病學與精神衛生專業招生人數,並開展全省大中小學班主任(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訓。此外,還將加強省“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平台建設,建立健全兒童青少年突發事件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機制,組建省市縣三級心理援助和危機干預隊伍。
為提供全流程全鏈條的心理健康服務保障,我省將加強0至6歲兒童神經心理行為與學齡期學習行為問題監測評估,前移兒童孤獨症防治關口,實施早篩早診早治項目。與此同時,將聚焦兒童青少年焦慮抑郁、睡眠障礙、強迫障礙等非重性精神障礙,強化“預防、治療、管理、康復”全流程服務。此外,學校應對留守兒童、單親家庭學生等群體給予重點關愛,在必要時開展心理干預,向面臨升學壓力的初三、高三學生開展心理輔導。 (記者倪可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