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構建“五維實踐”育人模式

2025年07月22日15:43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按照上級統一部署,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深入開展“牢記囑托強國有我 行走贛鄱感恩奮進”2025年大學生暑期大思政實踐活動。自6月28日起,15支社會實踐隊、200余名師生分赴江西省10余個縣(市、區),全面鋪開暑期大思政實踐活動。

據了解,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創新構建“五維實踐”育人模式,組織院領導深入實踐一線講授思政微課,帶領青年學子走進紅色教育基地體悟革命精神、參與傳統文化傳承以守護中華文脈、投身支教助學事業助力教育強國建設、開展產業調研以服務鄉村振興發展。通過立體化、多元化的社會實踐,引導青年學子在贛鄱大地的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一線課堂”鑄魂

烈日炎炎擋不住實踐腳步,夏日關懷浸潤著育人初心。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寧潔奔赴南昌縣幽蘭鎮,看望慰問社會實踐隊師生,並現場講授思政微課。寧潔不僅帶來親切關懷,更以幽蘭這片紅色土地為生動課堂,講授一堂深刻的思政課,讓紅色文化在實踐感悟中浸潤人心。她動情地說,幽蘭是一片紅色沃土,先后涌現出一大批革命烈士。她指出,要追尋革命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充分發揮當地豐富紅色資源優勢,在社會實踐中堅定信念、磨煉品質、增長才干。她勉勵同學們勇擔時代使命,將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優良校風、辦學特色融入實踐,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在紅色熱土上展現師大科院青年的擔當與風採。

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黨政班子其他成員也分別深入各社會實踐隊,看望慰問師生,講授思政微課,勉勵青年學子在實踐活動中接受教育、增長才干、作出貢獻,不斷強化自身素質、展現時代風採,努力成為新時代優秀青年。

“紅色足跡”礪志

贛鄱大地紅色印記熠熠生輝,各實踐團隊以紅土地為課堂,開展“實踐鑄魂、行走育心”活動,感悟信仰力量。

“瑞”火照“於”途實踐隊從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歷史博物館到長征渡口,用腳步丈量信仰厚度。在紅井旁感受魚水情深,大柏地彈痕牆追憶鏖戰歲月,長征出發紀念館銘記初心使命。實踐隊以文物為教材、舊址為課堂,開展沉浸式研學,解碼紅色基因,以紅歌快閃《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唱響赤誠。

“潯光筑夢 青禾向陽”實踐隊走進九江岷山鄉金盤村,慰問烈士后代、對話老黨員與老村長,聆聽壯烈故事、忠誠誓言、實干事跡,在鮮活故事中感悟信仰力量,探索革命精神賦能鄉村振興新路徑。

“鄉野課堂”扶智

支教隊奔赴鄉村教育一線,以專業知識與溫暖陪伴為留守兒童點亮夢想之光。

“青禾筑夢,螢火揚飛”實踐隊深入共青城市江益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設計多元化課程,將趣味破冰與手工創作結合,以“我愛家鄉”繪畫課培育鄉土情懷。開設職業啟蒙、紅色教育、傳統技藝體驗等特色課程,特別關注兒童心理健康。隊員們通過互動游戲、藝術創作寓教於樂,為鄉村教育注入新活力。

“鄉約藝夏”實踐隊赴甘露鎮前山村,教唱《紅星閃閃》等歌曲,將紅色精神融入藝術教育。通過革命故事講述、音符節奏游戲、舞蹈動作分解等互動,讓紅色文化更具感染力,在藝術熏陶中厚植愛國情懷。

“田野調研”賦能

在鄉村課堂播種希望的同時,另一批實踐隊員深入田間地頭與農家院落,用腳步丈量鄉村大地、用知識服務地方發展,聚焦產業振興開展調研,為地方發展貢獻青春智慧。

“循光而行 青衿致遠”實踐隊深入永修縣紅旗涂村,聚焦“蝦稻共養”生態農業模式,以“三深入”調研法開展工作。深入田間考察“上半年養蝦、下半年種稻”的輪作機制,探究糧食安全與經濟效益雙贏路徑﹔深入技術調研,觀摩無人機播種、科學移苗等智慧農業應用﹔深入勞動實踐,赤腳下田拔秧、分苗、插秧,體驗“三指提起,兩指插下”的農技要領。

兩支團隊聚焦鄉村產業模式開展調研。“婺水尋蹤 知行潤鄉”實踐隊考察婺源“荷經濟”產業鏈與蜂產業現代化發展,“共青薪火 栗耘興鄉”實踐隊通過“田間直播間”助農帶貨、設計農旅路線等方式,為鄉村振興、產業升級提供青年方案。

在暑期大思政實踐活動中,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青年學子以腳步丈量贛鄱大地,用行動詮釋責任擔當,在紅色教育中堅定信仰,在文化傳承中筑牢自信,在支教助學中播撒希望,在產業調研中貢獻智慧,展現了新時代青年與祖國同行、與時代共進的使命擔當。

(責編:毛思遠、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