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人民日報看江西

這個暑期,新玩法帶動新消費(新視窗)

2025年07月23日08: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眼下正值暑期,夏日消費步入爆發期。從冰鎮飲品、防晒神器到避暑度假產品和服務,多樣化需求帶動各類暑期消費“熱力”全開。夏日經濟動能澎湃,映襯出國內大市場的蓬勃生機與活力。

  ——編 者

  文旅消費——

  沉浸式體驗激發出游熱情

  張 玲 竇 皓

  “現在更加深刻地理解‘飛奪瀘定橋’的‘奪’字從何而來。”在貴州貴陽市紅飄帶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來自廣東廣州的大二學生張瑩說。展館內,96處異形投影面打造了沉浸式體驗場景:湘江戰役的炮火聲震耳欲聾,瀘定橋的鐵索觸感冰冷而真實……

  “我們考察了諸多歷史細節,運用先進科學技術,為游客提供更真實、更有互動性的體驗,更好還原歷史場景。”紅飄帶項目運營方貴州文旅科技副總經理柳啟陽說。

  讓歷史更鮮活、讓體驗更生動,這個暑期,沉浸式旅游成為不少地方文旅市場的新亮點新招牌。

  浙江東陽橫店影視城,清明上河圖景區排起長隊,不少市民和游客早早等候在此。這裡以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本,還原當時的房屋和陳設,再現了北宋時期汴京的自然風光和市井生活。

  汴河兩岸,茶坊、酒肆、肉鋪,一派繁忙景象。來自杭州的大學生王梓,換上宋制漢服,做好妝造,穿梭於古街廊橋,沉浸式感受“汴京繁華”。景區內,300多名古裝演員,按照場景設定化身北宋商販,與游客互動交流。

  “我一直對宋韻文化很感興趣,在這既可以欣賞美景,感受宋代的市井風情,還有非遺表演,不虛此行。”王梓說。

  暑假期間,東陽市推出了“暢游東陽暑期文旅政策”,針對全國大學生群體開展“乘高鐵免費游東陽”活動,隻需要憑到達當地的火車票就可以享受三日之內免費游覽相關景區的優惠。

  近日,第三十五屆青島國際啤酒節舉辦,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到博物館找尋歷史故事。青島啤酒博物館營銷總監袁偉偉介紹,旺季時博物館每天客流量在1.4萬—1.5萬人。“沉浸式體驗旅游”提高了消費熱情,延長了游客的停留時間。

  美團旅行數據顯示,6月份,青島啤酒博物館95后年輕游客佔比超60%,其中00后客群佔比達37%。通過美團APP預訂景區門票的用戶中,日均支付用戶數、預訂訂單總額同比均增長50%以上。在景區,游客們游覽時間從1—1.5小時,延長到2—2.5小時。

  【專家點評】

  中國旅游研究院預測顯示,2025年暑期國內旅游人數有望突破25億人次。今年暑期旅游呈現出不少新亮點。從需求層面看,暑期出游從“泛觀光”向“精體驗”升級,更加注重個性化、特色化、文化味、科技感。從產品供給層面看,文商旅體農融合打造新業態,科技賦能催生沉浸式旅游新場景。從目的地層面看,人們不再只是熱衷於熱點城市、熱門景區,縣域旅游迎來新一輪高峰。供需雙向奔赴,進一步激發了人們的出游意願,提升暑期文旅市場熱度。

  ——北京聯合大學旅游學院教授劉敏

  夜間消費——

  多彩“夜市”映射城市活力

  宋佳茵

  華燈初上,南正街歷史文化街區的煙火氣漸濃,非遺糖畫攤前,孩子們舉著晶瑩剔透的“鳳凰”笑逐顏開……盛夏時節,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夜間經濟推陳出新,形成了夜食、夜游、夜演等多元夜間消費市場。

  夜間消費映射城市活力。安源區以“夏日經濟”提升為突破口,依托區域內商業街區、特色商圈及夜市等線下實體商業資源,打造一體化“夜生活”經濟圈,讓“夏日經濟”成為提升城市活力的新引擎。

  夜市人氣旺,“舌尖經濟”活力足。“沒有位置沒關系,我們可以等。”晚上10點,無辣不歡餐飲店門口仍排著長隊。憑借美味的菜肴和熱情的服務,這家店鋪成為游客打卡挑戰的熱門地。

  為進一步拉動夜間消費,安源區持續發放“辣紅安源”消費券,聯合美團等平台推出“夜購滿減”等活動,同時整合文旅惠民卡資源推出“樂游安源”消費指南。據統計,通過“政府補貼+商家讓利”模式,上半年已惠及超5萬人次,帶動消費金額超1500萬元。

  夜秀精彩,沉浸式體驗激活消費潛力。在安源凱光新天地景區,第五屆“夢幻奇妙夜”活動精彩上演。以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主題的燈光秀點亮夜空。該景區內七大主題板塊、百余組場景聯動,周末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白天玩游樂項目,晚上賞燈光秀,旅行體驗更加豐富。”帶著孩子前來游玩的游客李雯說。

  安源區積極推進“夜游+夜娛”等消費業態的融合發展,相繼推出消費季、中國旅游日萍鄉安源分會場等40余場大型活動,聯動景區、街區和商圈開展特色活動近200場,給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

  安源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圍繞“夜游、夜景、夜秀、夜市、夜娛”五大業態,不斷豐富夜間消費場景,增加優質供給,打造更多夜間消費集聚區,讓“夜活力”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專家點評】

  暑期,夜間成為消暑納涼的黃金時段,夜間經濟明顯“升溫”。支付平台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18時至24時消費金額佔比為49.3%,同比提升6個百分點。從主打休閑美食的夜間集市到別有韻味的夜游項目,再到文化味十足的夜間劇場,一系列場景,更好滿足了人們夜間消費需求。要在文化賦能、業態創新等方面繼續加力,提升夜間經濟的“文化附加值”,豐富夜間消費場景,推動夜間消費釋放更大活力。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

  影視消費——

  “票根經濟”玩出新花樣

  本報記者 王永戰

  “一張點映票價19塊9,很劃算。”在四川遂寧市船山區中影星美銀豐國際影城的自助取票機前,市民嚴婷打開手機掃碼取票。

  隨著暑期檔一系列電影上映,各地形成觀影熱潮,線上優惠正成為吸引觀眾走進影院的重要措施。中影星美銀豐影城經理馮敏說:“現在95%的觀眾都在線上購票,我們和購票平台深度合作推出團購優惠。暑期檔到現在,觀影已超5000人次。”

  線上購票有實惠,線下服務有創新。遂寧萬達影城推出主題海報等兌換活動,吸引了不少孩子拍照打卡。“新片上映首周,觀眾憑票根即可兌換主題海報、卡片、鑰匙扣等文創周邊,提升觀眾的參與感和分享欲,形成二次傳播。”萬達影城經理萬瓊說。

  暑期檔“票根經濟”玩出新花樣。琳琅滿目的文創周邊,成為吸引客流、提升熱度的主角。萬瓊介紹,7月以來,萬達影城已吸引1.1萬余名觀眾走進電影院觀影,票房達到了49萬元。

  觀影市場火爆,新開業的影院憑借硬件升級疊加購票福利搶佔市場。晚上,來到遂寧萬象匯幸福藍海國際影城,市民楊妙和朋友買了兩張電影票。走進影廳,嶄新的激光巨幕亮起,環繞立體聲瞬間將觀眾拉入劇情。

  萬象匯幸福藍海國際影城經理謝文龍介紹,開業后,新設備、新環境,疊加線上線下渠道推出的“購票送飲品”優惠,吸引了很多年輕觀影者。

  四川遂寧整合文體旅商資源,推出涵蓋景區、餐飲、住宿、觀影、購物、非遺體驗六大領域的優惠活動。參與遂寧重大演藝賽事活動的人員,都可憑借演唱會門票或參賽証,在觀影、景區旅游和餐飲住宿等方面享受優惠。

  【專家點評】

  截至7月16日,暑期檔電影票房已達34.12億元。在暑期娛樂消費多元背景下,為實現高質量發展,電影市場經營主體要在創新上下功夫,增加優質供給,優化消費體驗。內容要升級,要從簡單的迎合觀眾轉向求共鳴﹔敘事要創新,在宏大敘事之外需緊跟年輕觀眾消費需求﹔要放大影視衍生品的溢出效應,帶動相關領域產品消費。

  ——北京電影學院國家電影智庫常務副秘書長劉正山

  體育消費——

  戶外運動迎來消費旺季

  本報記者 張 文

  泛舟湖上,感受水上運動的清涼﹔賀蘭山下,在山道間奔跑穿梭……在寧夏,登山、徒步、馬拉鬆等戶外運動越來越火。

  不久前舉行的銀川馬拉鬆比賽,引來7萬多人報名。賽事現場,主辦方設置產品展銷區、美食體驗區,讓跑友們在運動之余,逛市集、品文化、嘗美食。據初步統計,此次運動賽事已帶動住宿、餐飲、購物等方面消費近億元。

  “戶外運動消費的熱潮,是經濟發展和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的必然現象。”寧夏路跑運動協會會長杜斌認為,戶外運動項目比如跑步、登山、徒步等,門檻低、時尚度高,容易吸引大眾參與,帶動培訓、旅游、餐飲等消費。

  2020年,銀川入選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推動運動消費產業規模不斷升級。5年來,銀川相繼制定出台多項城市體育設施布局專項規劃,規劃新增體育用地近百公頃,不斷完善場地設施建設、競賽表演等體育產業體系,每年夏季組織體育活動80項次以上。去年,銀川體育產業總產值21.24億元,其中夏季運動消費佔比超過七成。

  運動熱情高,運動消費市場迎來旺季。銀川一家大型戶外運動專賣店負責人李力成介紹,寧夏溫差大且紫外線強,因此夏季運動涉及的防晒衣、中低幫防滑耐磨鞋和遮陽帽等都需求大增,冰袖、多功能頭巾等防晒用品因兼具運動防晒與時尚功能,銷量也顯著上升。

  青少年街舞、街頭籃球、平衡車、小場地網球……近日,銀川市中心城區不少商圈推出夏日運動主題活動。“我們向前來運動的市民發放消費券,憑券享受餐飲或購物優惠活動。”一家商圈的負責人說。

  城市騎行頗受寧夏年輕人歡迎。以銀川市太陽神大酒店為起點,沿北京路途經寧夏博物館,從親水大街進入閱海環湖綠道……21歲的銀川市民方達和騎友們經常騎行在這條全程約30公裡的路線上。

  “銀川的夏季干燥、涼爽,騎行非常舒服。”銀川一家自行車行的店主張悅說,騎行不僅是一項夏季運動,也是一項以結伴出行為主要形式的社交手段。目前,城市騎行自行車賣得很好,有一些車型供不應求。

  【專家點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6月,我國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6.3%,其中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達到了22.2%。作為典型的改善型消費,近年來居民體育消費持續高速增長。未來,要通過進一步擴大健身和運動項目參與人口,大力促進體育消費融合創新等多方面舉措,加速釋放體育消費潛力,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裕雄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