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人民日報看江西

電子公函,讓公務差旅接待信息全程可溯(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一線見聞)

本報記者 楊顏菲
2025年07月25日08: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幾位同志,工作餐申請電子公函了嗎?”一家飯店裡,江西省宜春市宜豐縣督察組工作人員問道。

  一桌人支支吾吾,拿不出公函。

  原來,宜豐縣民政局3名工作人員前往澄塘鎮開展年度復核工作,出發前僅電話通知,未依規申請電子公函。接待單位也未核驗公函,仍安排了用餐,雙方均違反公務接待規定。

  啥是電子公函?

  在宜春,公務人員出差,通過手機上的“贛政通”應用軟件填報出差事由、地點、人數等信息,審批通過,即生成電子公函和二維碼。接待方掃描二維碼,便能生成接待回執,還能自動獲取位置信息。每一筆公務差旅支出隨時可查。

  用電子公函規范公務差旅和公務接待活動,是宜春市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一項舉措。

  以往,紙質公函需逐級匯報簽字、用印蓋章,臨時變更出差地或緊急出發只能事后再補。

  “現在線上申請,電話匯報,兩分鐘搞定。”宜春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主任應妍慧說。

  接待時不問公函,結束后再補﹔公函不規范,活動內容、行程和人員隨意變動﹔“空白公函”,接待規模和真實性無據可查﹔“一函多餐”,造成餐費超標……有了電子公函,這些問題有了解法。

  除了減少腐敗風險,電子公函還助力基層減負。

  “之前有的時候,電話裡說來5個人,實際上來了八九個人,人數跟函對不上,臨時調整費周章。”宜春市袁州區彬江鎮黨委組織委員蘇夢分管環保、農業、應急等多項工作,調研檢查密集時,公務接待的次數也相應增加。

  彬江鎮政府辦主任何心宇深有同感:“以前,多的時候一個中午有4撥客人,對接回函蓋章,食堂和辦公室兩頭跑。”

  推行電子公函后,出差必審批、無函不接待。“‘可吃可不吃’的都不吃了。”蘇夢說,“我們現在的接待壓力大大減輕,可以騰出更多時間干事。”

  公務監管從“事后糾察”轉向“事前預防”,電子公函讓信息全程可溯。

  “電子公函實現百萬量級出差數據監管,讓核查人員從海量紙質文件中解脫出來。同時實現出差數據實時交互,異常預警直接推送至單位管理員,單位相關負責人可以快速核實,讓監督更加高效精准。”宜春市財政局財政監督檢查局局長聶義勝說。

  打開電子公函申報窗口,自動彈出《宜春市公務接待“十不得”》。“這是不久前上線的彈窗提醒功能。”聶義勝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們陸續更新了‘出差類型’模塊等功能,讓電子公函更易用、更好用。”

  在宜春市經驗基礎上,江西省財政廳已完成全省電子公函系統建設,並對系統進行內部測試,同時持續完善公務消費網絡監管系統。

《人民日報》(2025年07月25日 第 04 版)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