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赴德安縣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近日,華東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紅馬達”社會實踐隊赴德安縣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在稻田間感悟初心,於茶香中品味匠心,在紅色文化中汲取力量,用實際行動詮釋青年的使命和擔當。
“紅馬達”社會實踐隊走進德安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青年心,青年行,青年信》主題講座,同當地青少年探討青春之美,交流青春之惑,感受青春之心。講座現場氛圍熱烈,一百余名青少年參加,隊員們結合自身實際作了發言。
實踐隊實地探訪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雲香茶”的制作工序。在車橋鎮聶家山,隊員們手著袖套、腰挂茶簍跟隨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聶師傅去採茶,學習“提手採”和“折採”的不同採茶法。在制茶室,聶師傅神情專注,殺青、揉捻、復炒、干燥,行雲流水。在聶師傅的帶領下,隊員們躍躍欲試穿上工作服,戴上手套,俯身輕翻熱鍋中的茶青,初步了解雲香茶的工藝流程。
實踐隊拜訪了年逾九十的退伍老兵錢萬勝。錢萬勝老人和實踐隊師生憶往昔、話今朝。在錢萬勝老人的介紹下,隊員們還得見了他數枚珍貴的嘉獎、立功勛章以及潛心八年創發的書稿。
在豐畈社區,實踐隊化身“小老師”,為孩子們帶來文藝輔導,通過書法、繪畫激發孩子們的藝術潛能,設計趣味科學實驗讓孩子們在玩樂中感受科學魅力。與此同時,隊員們和老人一起包餃子,餃子下鍋,奶奶添柴,爺爺掌勺,畫面溫馨而美好。隊員們還為老人們演唱《東方紅》《我隻在乎你》等歌曲,老人們倚歌而和,手裡打著節拍。
在義門陳中華家風園,實踐隊認真聆聽義門陳家族十五代同炊、數百口共居的故事。《家法三十三條》《家規十六則》高懸廳堂,字字提醒后人“孝順重親、團結和睦”。隊員們跟隨講解,不時駐足感受千年家風在一粥一飯、一規一矩中代代相傳。
五天裡,實踐隊把課堂搬到田野,把信仰寫進泥土,把敬意獻給老兵,把家訓裝進行囊。華東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紅馬達”社會實踐隊將持續加強青年學子與社會的鏈接,引導青年們在實踐中學知識、長才干、作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