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豐:龜鱉醫院 為甲魚養殖“把脈開方”

“這段時間,甲魚剛過產蛋期,生殖系統容易感染各種炎症。而且天氣炎熱,有時候溫差太大,也容易引起甲魚的應激反應,胃腸就容易出問題。所以,要提前預防。”
近日,南豐康太龜鱉醫院院長董燕聲走訪了幾家甲魚養殖大戶,針對養殖戶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提出意見。除了給甲魚治病外,董燕聲還會針對水塘水質問題提出意見。
“水太肥,或者太廋都不行,否則甲魚都容易生病,要保持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在看了幾家養殖戶的水塘后,董燕聲提出問題,並給出了如何調節水質的建議。
回到醫院,七八個前來就診的養殖戶已經在排隊。“上午已經來了十位養殖戶,目前剛過甲魚產蛋期,甲魚主要是甲魚產道發炎方面的問題,只要按照我們說的對症下藥,很快就可以解決。”董燕聲說。
近年來,南豐縣不斷探索龜鱉養殖新模式,以南豐康太龜鱉醫院為核心技術支撐平台,該縣構建起“預防-診療-康復”一體化服務體系,推動龜鱉產業向專業化、生態化轉型。
除了本地養殖戶外,南豐康太龜鱉醫院還吸引了不少外地養殖戶前來就醫問診。
“這兩年甲魚疾病發生率較高,也沒什麼辦法,聽說這裡很專業,希望困擾我們的問題能夠得到解決。”近日,來自南昌的養殖戶吳志文驅車百裡來到南豐康太龜鱉醫院求助。
吳志文養殖了700畝甲魚,盡管自己有17年的養殖經驗,但面對專業性病害難題時仍需依賴專業醫療力量。“關鍵時候,還是得相信專家的力量。”吳志文說。
作為全國首個龜鱉專業醫療機構,南豐康太龜鱉醫院匯聚了28名病害防治研究員、18名行業顧問及10名資深坐診專家。針對不同品種龜鱉生長周期特性,採取藥敏試驗、病原鑒別等方式,對龜鱉養殖領域突出的黃病毒、白底板病等病害進行科學診斷與精准治療,有效填補了龜鱉專業醫療服務的空白。
南豐龜鱉醫院自去年5月投入使用以來,已為養殖戶提供甲魚疾病診治服務3000多戶次,指導養殖戶用藥量減少40%以上,養殖病害損失降低30%以上。
南豐縣是遠近聞名的“中國龜鱉之鄉”,甲魚種蛋種苗供應量佔全國市場近60%。
在給養殖戶提供專業醫療服務的同時,該縣還與省農科院、南昌大學等多家科研院所共建實驗室,開展龜鱉抗病毒種苗繁育、水質調控等技術攻關,並開設“田間課堂” 、推廣“稻鱉混養”等生態模式,共同推進龜鱉疾病防治技術創新,促進全縣龜鱉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我們還會對南豐縣甲魚疾病展開檢驗檢測,確定甲魚發生的種類,精准施藥,提高效率。另外我們幫助養殖戶調水,疾病發生率明顯降低。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助力南豐甲魚產業健康發展。”董燕聲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