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長輸天然氣基本縣縣通

江西公布生態文明建設最新成果

2025年08月14日08:27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接通長輸管道天然氣的縣級地區較2020年新增42個,基本實現100個縣(市、區)全覆蓋﹔新能源裝機規模較2020年底增長1.6倍,風電、光伏裝機超過火電成為主力電源之一﹔城市園林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均位居全國第二……8月13日,全國生態日前夕,省政府新聞辦、省發展改革委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最新成果。一組組數據,展示出我省積極踐行“兩山”理念取得的顯著成效。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和“雙碳”目標提出5周年。在“兩山”理念的指引下,我省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力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強化系統觀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有效推動生態文明理念在贛鄱大地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隨著新型能源體系加快構建,我省能源結構持續優化,非化石能源發展迅速,可再生能源消費快速增長,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加快推進。特別是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水平不斷提升,度電煤耗比全國平均水平低5克左右,長輸管道天然氣基本實現縣縣通,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成效明顯。

  持續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增效,我省完善節能審查制度,建立健全上下貫通的節能監察體系,對新上“兩高”項目實行能耗替代。累計打造4家國家級能效領跑者企業,帶動全省銅鉛鋅冶煉、煤制甲醇等產品能效優於國家標杆水平。“十四五”前四年,全省考核口徑能耗強度累計降低約15.3%。

  工業領域按下低碳轉型“快進鍵”。我省深化落實“1269”行動計劃,建設3個國家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達1.16萬億元,新能源產業規模營業收入達4000億元。建立區域制造業綠色發展評價體系,累計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244家,國家級綠色園區數量位居全國第五。“十四五”前四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6.4%。此外,我省積極推進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運公共充、換電站約6000座,公共充電樁超7萬個,實現千噸級以上泊位岸電設施全覆蓋。“十四五”期間,全省新增及更新新能源公交車和出租車(含巡游車和網約車)超6萬輛,佔比85%左右。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平台。2017年以來,我省已創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0個,數量位居全國第四。在全國率先開展了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評選,創建省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44個。生態“高顏值”加速轉化為發展“高質量”。

  吉安市建成全省首個市級層面全要素生態資源交易平台,今年上半年,該市生態資源交易量突破1萬宗、成交金額54億元﹔撫州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市域生態產品GEP核算體系和全市域“兩山”轉化中心建設,生態資產權屬交易額累計突破260億元……全省各地立足資源稟賦、區位條件、功能定位等,因地制宜探索了“添綠增金”“點綠成金”“守綠換金”“綠色資本”等多種“兩山”轉化路徑,努力探索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劉兵表示,我省將以“雙碳”工作為引領,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更加有力的節能降碳政策舉措,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全媒體記者董文濤)

(責編:鄒玢琦、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