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遍布城鄉的足球場地到全民參與的賽事狂歡
贛州書寫體育強市生動篇章

近日,全國足球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贛州作為全國足球發展的重要代表城市,在大會上分享了足球事業發展的實踐與探索。從職業賽場的攻城拔寨到校園綠茵的少年馳騁,從遍布城鄉的足球場地到全民參與的賽事狂歡,這座紅色故都正以足球為筆,書寫著體育強市的生動篇章。
體教融合育新苗:從娃娃抓起,沃土生花
“注意擺臂!加速!”8月9日的贛州市足球青訓基地,驕陽似火卻擋不住少年們的熱情。2025年贛州市足球梯隊隊員測試選拔正在這裡進行,100余名來自贛州各地的中小學男女學生,在綠茵場上展開激烈比拼。顛球時專注的眼神、長傳球時舒展的動作、運球繞杆射門時的敏捷身姿,勾勒出贛州足球的未來輪廓。“這幾年孩子們的水平不斷提高,基本功更扎實,戰術意識也更強了。”贛州市體育局競體科科長郭訓輝看著球場上奔跑的身影,難掩欣慰。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在贛州不是口號,而是深入校園的實踐。全市236所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裡,足球是雷打不動的必修課:小學每周不少於2節,中學不少於1節,綠茵場成為孩子們最愛的課堂。政府通過購買服務引入專業機構,讓足球訓練覆蓋每一所學校,帶球、射門、配合……孩子們在奔跑中享受足球的快樂。
“新長征杯”青少年足球聯賽更是孩子們的成長舞台。2025年的賽事創下紀錄:112支隊伍、2000余名9至15歲的運動員,在241場角逐中揮洒汗水。而《贛州市青少年足球精英梯隊優秀苗子隊員就讀和升學實施辦法》的出台,打通了小升初、初升高的升學通道,讓足球苗子既能在球場追夢,也能在課堂安心學習。
訓練體系的完善為青訓保駕護航。投入1.2億元建設的市級足球青訓中心,配套專業場地與設施﹔定南(國家)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於都縣訓練基地,已成為國字號梯隊集訓的常用基地。贛州中學內,前國腳謝育新挂帥的市級青訓梯隊精英班採用“集中學習、訓練、生活”模式,400余名在訓隊員在這裡接受專業指導。2024年,賴沛佳、黃若欣等5人入選國家U13-14女足集訓營,22人入選省U14女足,6人躋身省U16女足並征戰全運會。
職業足球筑高地:雙雄並立,賽場狂歡
贛州職業足球的“一甲一乙”格局,讓這座城市在江西足球版圖中佔據核心地位。定南贛聯與贛州瑞獅兩支隊伍,如同雙星閃耀,點燃了全城的足球熱情。
8月10日晚的定南體育中心,成了歡樂的海洋。定南贛聯3︰0完勝佛山南獅后,璀璨的煙花在夜空中綻放,與看台上球迷的歡呼聲交織成最動人的樂章。作為中甲勁旅,定南贛聯本賽季狀態火熱,7勝8平4負的戰績,加上4連勝、9輪不敗的強勢表現,讓主場成為“魔鬼堡壘”——9個主場僅輸1場的戰績,讓每個周末的“定南足球狂歡夜”都座無虛席。前國腳劉建業挂帥的這支隊伍,匯聚了朱家漩、張建生等國字號球員,賽場上,攻防有序、盡顯專業水准。賽場外,足球與音樂、舞蹈的碰撞更添魅力:緊鄰商圈的主場讓球迷觀賽后即可暢享美食購物,夜場比賽中場的文藝表演,讓觀賽成為一場沉浸式的文體盛宴。
落戶贛州市全民健身中心的中乙球隊贛州瑞獅,則展現出堅韌的主場氣質。預賽階段22輪4勝11平7負的戰績中,主場僅輸1場。塞爾維亞籍外教斯坦季奇、福拉多帶來的歐洲足球理念,與呂悅楓等留洋球員、王錦鵬等國字號球員的技術融合,讓球隊實力穩步提升。更有喻克力、廖浩川等4名江西本土球員的堅守,他們用對足球的執著與奮斗詮釋著對家鄉的熱愛。
職業足球的根基在於青訓。贛州通過市內外廣泛選材,組建市級青訓中心梯隊精英班,聘請專業團隊實施系統化培養。目前全市U12-U18后備人才登記建檔500余人,注冊青少年隊員1300多人,為職業足球的長遠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全民足球掀熱潮:從賽場到生活的熱愛
“傳球!好球!”夜幕下的章江足球主題公園燈火通明,4片五人制足球場上激戰正酣。市民張宇剛完成一次精彩射門,額頭上的汗珠映著燈光,笑容格外燦爛:“這裡場地好,離家又近,約上球友踢兩小時,比悶在家裡舒服多了!”
這樣的場景在贛州隨處可見。目前全市建成1181塊足球場地,每萬人擁有1.11塊,提前實現每萬人擁有足球場地的目標比例。從可容納5萬人、投入16億元的全民健身中心,到定南(國家)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的專業球場,再到社區街角利用“金角銀邊”建起的口袋體育公園,家門口踢球在這座城市已成現實。
足球賽事讓全民熱情持續升溫,更成為拉動經濟消費新引擎。今年贛超贛州賽區,其中首輪贛州對萍鄉的比賽,帶動了2.1萬人跨域消費,贛州主場周邊的餐飲、零售等行業生意火爆,銷售額激增。為了持續做熱消費,贛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發放了500萬元文旅消費券。隨后第二場3.6萬人觀賽刷新江西紀錄,8月10日4萬人的上座率再創新高,走進球場成為新風尚。從市級的“融灣杯”、縣級的校園聯賽到社區賽事、民間的業余球隊比拼,全年超2000場青少年比賽覆蓋40%在校學生,各年齡段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綠茵舞台。
足球早已融入贛州的城市肌理。看球是家庭聚會的選擇,踢球是鄰裡交往的方式,足球文化與紅色文化、客家文化交融,成為這座城市新的文化符號。從職業賽場的激情澎湃到校園綠茵的少年意氣,從專業場館的燈火璀璨到社區球場的歡聲笑語,贛州正以足球為紐帶,將體育強市的藍圖,在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徐徐鋪展。(記者 李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