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江西高速公路管養—

實現高水平與高價值雙向奔赴

2025年09月10日16:30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今年,瑞贛高速、泰井高速、永武高速、資溪高速入選2025年度美麗公路﹔南韶高速昌寧段、杭長高速德昌段獲評全國首批安全設施精品工程,江西成為全國唯一兩條高速公路獲評精品工程的省份。我省“美綠高速”聲名遠揚,得益於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江西交投集團)的擔當作為,推動我省高速公路管養實現高水平與高價值雙向奔赴。

  在江西交投集團路網信息中心,工作人員依托智慧交通“數字大腦”,發揮全省高速公路上2萬多台感知設備的功能,24小時全天候監測全省高速公路運行情況,隨時可提供高水平應急調度服務……不僅如此,該集團運用“養護數智管理平台”,推進路網管養決策效率提升60%,每年節約路面養護資金10%。

  “十四五”以來,江西交投集團致力於優化管理一盤棋、構建數字新生態、綠色養護大手筆、打造服務金名片等實踐,推動我省高速公路管養水平完成了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蝶變。目前,該集團管轄高速公路5914公裡,佔全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的85%。

  到“十四五”末,我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將突破7000公裡,暢通32個出省通道,93%的縣城可實現20分鐘內上高速……屆時,江西高速公路運營管理工作將肩負更大責任,江西交投集團將繼續踐行“保通保暢保安全”使命擔當,助推江西“四通八達”的區位優勢加快轉化為“四面逢源”的發展勝勢。

  一盤棋——

  從多頭管理到統一運營的深度變革

  “十三五”末,江西交投集團對高速公路投資建設與運營共有三大主體,分別是集團總部及下屬的江西公路開發公司、贛粵高速股份公司。這三大主體在組織架構、業務標准、管理模式、考核體系等方面不盡相同。

  為了進一步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形成規模化運營效益,江西交投集團乘著全省國資國企改革的東風,果斷對高速公路運營管理進行變革,於2019年10月組建路網運營公司,先后將集團總部、江西公路開發公司、贛粵高速股份公司各自管理的高速公路交給新成立的路網運營公司統一管理,真正形成了一盤棋的運營管理新格局。

  此后,江西交投集團推行區域管理優化的系列改革,打破按照投資主體一條一條高速公路線性管理的壁壘,按照縮小管理半徑、平衡管理裡程等科學管理思路,調整重組了11個路段管理中心。新成立的路網運營公司逐步對收費、養護、預算、機電、車輛救援、出行服務等主營業務進行統一規范,管理效率、運營效益、路網服務能力均得到持續提升。

  如今,江西交投集團路網運營公司運營管理高速公路裡程達5914公裡,佔全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的85%。隨著“十四五”末我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突破7000公裡后,該路網運營公司將承擔著更大的責任與擔當,統一科學運營管理高速公路的一盤棋也必將實現更大作為。

  新生態——

  從數字轉型到行業煥新的數字破圈

  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業態的快速興起,如何接住數字經濟發展紅利及政策的“大禮包”,成為擺在江西交投集團面前的行業課題。

  如何破題?江西交投集團朝著發展“智慧交通”思路方向,規劃建設了“139”信息化體系,即打造1個“數字大腦”,建設物聯感知網、融合通訊網、綠色能源網“3張網”,建立黨建雲、養護雲、收費雲、調度雲、安監雲、內控雲、資產雲、建管雲、服務雲“9朵雲”。

  在推進路網運營管理數字化轉型初期,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大數據“孤島”問題,路網運營方面的車流、物流、養護、車輛救援、出行服務等基礎數據都“沉睡”在各自領域,“分散割裂、互不融通、統計口徑不一”等成為主要障礙。為此,江西交投集團路網運營公司借助集團規劃建設的“139”信息化體系,於2020年啟動了一項“珍珠計劃”行動,推動各業務條線的零散數據通過物聯感知網、融合通訊網匯集至“數字大腦”,徹底解決大數據“孤島”問題。目前,已接入高速公路內的800余個主線門架及卡口抓拍、324個收費站、107對服務區、2000余條收費車道卡口、2萬余路視頻數據,並連接了高德、百度等第三方數據,養護、收費、機電、車輛救援等數據每天新增500萬條以上。

  “在‘數字大腦’中,我們陸續上線了養護、機電、稽核、車輛救援、監測預警、資產管理、出行服務等多個子系統,構建起全業務流程的數字架構。”談到路網運營數字化轉型的場景應用,江西交投集團路網運營公司科技信息部劉同賓如數家珍。機電運維管理系統錄入了30多萬條機電資產數據,實現了機電設備在線監測、故障診斷、線上派單等功能。在安全應急預警方面,上線了智能應急響應平台、汛期降雨監測平台、邊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等,對21處存在較大風險的邊坡、橋梁安裝了AI視頻監測、震動傾角監測等數字化設備,一旦出現險情立即警示。

  從2021年開始,江西交投集團路網運營公司推行了路面智能巡檢,巡檢裡程超106萬公裡,通過一輛載有前置攝像頭、核心AI平台、三軸加速度EMES的巡檢車上路巡檢,巡檢速度可提高60倍﹔在鄱陽湖二橋試點無人機巡檢,自動識別橋梁索塔、裂縫、麻面等病害,識別速度提高到每秒1張,精准度超90%。2022年,該路網運營公司開發了大件運輸驗算系統,通過雲平台10分鐘內可智能生成大件運輸驗算報告及通行方案。

  發揮數字信息化優勢,提升一線作業安全與效率。在溫沙高速大修、德昌專項工程等養護施工現場試點布局“智慧作業區”,一組智慧錐筒、智能攝像頭將施工信息推送至高德等導航平台,讓施工路段交通事故率降低20%左右。

  AI技術更新迭代瞬息萬變、DeepSeek火爆出圈……江西交投集團路網運營公司緊盯數字化新技術新應用,不斷制造風口,持續破圈。通過統一數據中台、統一AI平台、統一高效應用平台“三個統一”,持續推進數字化平台創新應用﹔與華為公司合作,打造江西高速公路智慧運營聯合創新實驗室,建立AI大模型,構建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產業新生態﹔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和應用試點,形成“數據-算力-場景”全要素融通的數字生態。

  江西高速公路數字化轉型為行業持續培育新質生產力,AI技術和大數據讓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煥發出新的生機。

  大手筆——

  從美顏值到高價值的卓越追求

  “十四五”期間,江西高速路面技術狀況始終處於全國前列,橋梁、隧道、邊坡以及附屬設施等管養水平連年攀升,養護管理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服務公眾美好出行需求的能力逐年提升,養護管理治理能力穩居全國一流。這些亮眼成績單背后,是江西交投人的“大手筆”創新舉措,彰顯其對行業“高價值”的卓越追求。

  ——生態養護美顏值。大美江西、美在路上,行駛在江西高速上,一路一橋、一隧一坡皆是風景,連綿不斷的綠色讓人目不暇接,“美綠高速”品牌的創建為江西高速增添了一抹亮色。“美綠高速”的美和綠,不僅體現在建設期,也貫穿於運營養護期。“十四五”以來,江西交投集團路網運營公司統籌實施了多項綠化提升工程,重點對3個省界出入口、15個設區市出入口、33個隧道廣場、757公裡中央分隔帶、127處裸露及退化邊坡、17處景區路段等進行綠化提升,大范圍推廣了綠植滴灌、樹木刷白等技術,讓江西高速的美顏值始終在線。

  ——低碳養護高價值。“十四五”以來,江西交投集團路網運營公司大力推廣預防養護技術,年均實施超薄罩面等技術預防養護超1000公裡,平均延長路面壽命3至5年,大中修頻次下降40%,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25%。規模化推廣就地再生、廠拌再生技術,廢舊路面回收率100%,循環利用率超98%,累計回收瀝青混凝土195萬立方米,節約石料820萬噸、瀝青11萬噸,減少碳排放13萬噸、節約鋼材4000噸,相當於節省了7.5萬噸標准煤。試點全厚式再生養護示范工程,編制《廠拌冷再生施工技術指南》等地方標准,就地熱再生應用規模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推廣集約化養護作業。“在高速公路上養護作業,最擔心的是安全問題,尤其是邊通車邊施工路段交通事故發生概率更大,而且工期長、作業效率也不高。”該路網運營公司工程養護部姚仕偉拿著一份養護作業交通事故統計表分析道。為解決這些問題,江西交投集團逐步推行集約化養護,陸續在九嶺山隧道、大廣高速武吉北段、福銀高速溫沙段、德昌高速、滬昆高速梨溫段等重載交通、特殊路段的大中修養護中推廣應用,通過一次性封閉交通舉措,集中時間、集中力量、集中資源,實施多類工程養護,集中解決各類路況病害,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並降低安全風險。目前,共實施了120公裡的集約化養護施工,工期縮短75%。

  ——“橋隧長”讓橋梁隧道有了專屬“管家”。從2022年5月開始,江西交投集團在所轄高速公路橋梁隧道推行“橋隧長”制度,為特殊橋梁、隧道配備專屬“管家”,形成“一橋一長”“一隧一長”的閉環管理體系。2024年,又陸續推行“路長制”“坡長制”,讓路、橋、隧、邊坡形成“上下聯動、專屬管理”的“網格化”模式。

  ——星級養護站“挂星”服務。2022年12月,江西高速關田、瑞金、黃陂等15個養護站成為首批三星級養護站,正式“挂星”服務,並根據養護站創建水平,實施星級升降級制度。目前,江西交投集團已打造五星級養護站1個、四星級養護站9個、三星級養護站29個,星級養護站佔比達53%,形成了養護站“標杆引領、動態競優、全面提質”的管理格局。

  金名片——

  從品質服務到品牌服務的完美蝶變

  “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電影《閃閃的紅星》的插曲《映山紅》,不僅唱出了映山紅的賞心悅目,更道出了革命先烈血染井岡的忠貞。

  賡續紅色血脈,牢記為民初心。2009年,江西高速在泰和至井岡山高速的收費窗口首次推出“微笑映山紅”服務品牌,成為全國行業服務的標杆。隨后,巾幗鷹西、金廬陵、向陽花、春風、客家行等10多個知名服務品牌如雨后春筍般在江西高速公路上涌現。

  隨著公眾對於出行體驗的需求越來越高,美好出行成為服務品質提升的關鍵詞。看到原有服務品牌“窗口”內容的局限性后,江西交投集團果斷決策,對“微笑映山紅”服務品牌進行升級,從2022年5月開始打造為全省高速公路統一的“高速映山紅”運營品牌,從單一的收費窗口拓展至收費、養護、車輛救援和服務區等全業務窗口、全產業鏈條。

  “高速映山紅”運營品牌以“始於需求、精於服務、成於品質”作為核心。在品牌發布之初,即推出建設綜合服務站、路況查詢、ETC辦理、車輛簡易故障處置、服務區提質升級、車輛救援改革等10余項服務。

  其中較為亮眼的是在各設區市、重點旅游景區等車流量較大的收費站,打造了140余個綜合服務站,將收費站站長等管理人員和收費輔助人員的辦公場所前置至收費站出口的綜合服務站,提供路況咨詢、旅游咨詢、ETC辦理等服務,后又陸續拓展至外賣訂餐、助銷當地農產品等服務。

  每逢節假日或車流高峰時期,江西高速的收費、養護、車輛救援、服務區、加油站等場所都活躍著“高速映山紅”志願者,開展“情暖征途——致敬貨運先鋒”“清涼一夏——助您美好贛鄱行”“假日不打烊”“路上那抹高速紅”等志願服務活動,共服務司乘人員1.1萬人次。

  2025年6月19日,江西省國資委組織“沿著高速看當代江西國企”媒體團走進我省首個全景式綠色低碳高速公路服務區——廬山服務區,33米的望廬塔高聳挺立,1500平方米的光伏板年發電量超10萬千瓦時,酒糟魚、九江茶餅等江西特產琳琅滿目……在“驛路真情”服務站,長年往返武漢與南昌的貨運司機曾師傅對改造后的廬山服務區贊不絕口:“廬山服務區不僅漂亮壯觀,而且功能非常齊全,可以滿足各方面的消費需求,為江西的服務區點贊。”廬山服務區的華麗轉身是江西交投集團推進服務區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

  從2022年開始,江西陸續完成了104對服務區的升級改造,打造了首個文化體育主題的雷公坳服務區、以桃花水母為IP形象的廬山西海服務區、位於興國服務區的“紅星谷”研學研修綜合體、展示瓷文化的景德鎮服務區、融入道教文化的龍虎山服務區、航空主題的七裡崗服務區、“物流倉”贛州西服務區等多對特色服務區,一個個人文特色鮮明的服務區成為“江西風景獨好”的形象窗口。

  服務區提供人性化及特色服務。構建線上收銀、電子商務、會員體系、線上評價等數字應用生態,試點推出江西小炒、瓦罐湯等特色贛菜和無人超市、機器人餐廳、共享廚房等供應服務。實現服務區“驛路真情”客服中心全覆蓋,提供開水、應急救護等15項公益服務﹔與物流企業合作,在11個設區市高速中心主干節點服務區設置便民寄遞櫃,可以24小時二維碼自助寄取件。另外,創新推出“服務區油品盜損先行賠付機制”,為在服務區停靠期間發生油品盜損的車輛提供“先行墊付”服務,為全國行業首創。

  從2021年開始,江西交投集團決定循序漸進地推進車輛救援隊伍自建改革,構建起“以自建力量為主”的運營模式,已組建了17支車輛救援大隊、51個中隊,覆蓋裡程3884公裡,覆蓋面達66%,基本實現了車輛救援道路1小時暢通,到達速度縮短30%,完成救援任務時間減少40%。

  “高速映山紅”這張“金名片”,收獲了國務院國資委2022年度國有企業品牌建設典型案例、中交企協2023年度“交通運輸服務行業品牌”、2024年中交企協首屆高速公路運營品牌創新案例和中國交通廣播“卓越出行服務品牌”等獎項。

  在縱橫交錯的贛鄱高速公路上,一輛輛安全高速運行車輛組成的“人流物流財富流”經濟發展圖景,無不印刻著江西交投集團篳路藍縷的耕耘足跡。

  區域要實現“四面逢源”的發展格局,離不開“四通八達”的交通環境。江西高速人通過強化初心使命、持續改革創新、加速數字轉型、堅持綠色發展,推動高速公路實現“高水平運營、高價值服務”,持續保持我省高速公路路況位居全國前列,展現了江西高質量發展與營商環境的良好形象,更為全省“四面逢源”的區位優勢夯實了“路基”並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倪文權)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