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高質量發展中國行·煥新江西

千年古村蝶變煥新顏

鄒玢琦
2025年09月20日09:42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釣源古村全貌。人民網 朱海鵬攝

清風穿古驛,風鈴伴花香。漫步江西吉安釣源古村的青石板路上,耳畔是潺潺溪水,抬眼是遮天古樟,1100余年的廬陵文脈在錯落的明清贛派建筑間靜靜流淌。

誰能想到,這座如今被旅游博主盛贊的“寶藏古村落”,數年前還深陷人口外流、古建破損、技藝失傳的困境,一度失去記憶與活力。

轉機始於2021年,當地探索“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村民參與”的發展模式,為這座千年古村注入強勁發展動能,走出了一條“保護與活化”並重的鄉村振興特色之路。

在古村風貌守護上,當地對村民閑置住宅進行集中租賃,嚴格遵循“修舊如故”“最小干預”的原則開展精細化修復,全力守護古村的歷史風貌與文化肌理。例如在綸祖祠的重建過程中,施工團隊將每一塊老磚細心編號回收、重新利用,讓古建筑原汁原味地重拾古朴韻味。

游客在釣源古村游覽。人民網 朱海鵬攝

“以前不少老房子破舊不堪,霉變、漏雨甚至倒塌,現在統一修繕后,又漂亮又保留了古朴韻味。”村民彭月紅在釣源古村居住了20余年,見証了村庄的巨變。

與此同時,當地還通過系統環境治理,著力打造無蚊虫、生態優的現代化古村。充分依托古樟對蚊虫的天然驅避特性,以2.6萬棵古樟構建起生態防虫屏障﹔對村內“七星伴月”水系進行改造升級,種植近800平方米水草,再通過暴晒殺菌、培育水生動植物等舉措,精心構建“海綿水系”實現雨水自循環......“現在村裡夏天都很少見蚊子,住著比城裡還舒服。” 村民對村裡的變化有著切身感受。

村庄環境越變越美,村民也成為了其中的受益者、參與者。

釣源古村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模式,讓發展紅利人人共享。通過對老宅集中收儲、租賃流轉,全村1000余名“原住民”變身“收租人”,可一次性獲得20年租金﹔景區開發建設還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目前已有70余名村民在景區實現就近就業,昔日冷清的“空心村”逐漸找回了往日的煙火氣。

在夕陽的余暉映照下,釣源古村古色古香古韻更濃。人民網 朱海鵬攝

廬陵米塑制作技藝、廬陵螺鈿大漆制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陳武森曾在外地工作15年,前兩年,家鄉的變化讓他捕捉到發展商機,返鄉開起了手工藝品店。

“在我看來,釣源古村是廬陵文化的一個縮影,我們基於古村的歷史文化、建筑特點,延伸出了很多文創產品,很受顧客歡迎。”陳武森說。

陳武森還堅持在社交媒體分享古村的生活日常,目前全網已有70萬粉絲。“回村不僅因為熱愛,更想為鄉村振興盡一份力,傳承廬陵文化,讓鄉村重現活力。”

如今,越來越多的青年被釣源古村的發展前景吸引,返鄉創業,開辦起民宿、茶飲店、餐飲店、文創店等,在村裡形成了熱鬧的“家門口經濟圈”。據統計,2024年,釣源古村接待游客近59萬人次,營業收入1800余萬元。

暮色漸濃,樟影斜長,炊煙初升。這方曾瀕臨沉寂的古村,煙火氣越來越濃。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