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灣區”求學到“老區”創新
——記江西省科學技術青年獎獲得者何純挺
今年9月,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會上江西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教授何純挺的發言,道出了全省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心聲:“能作為首屆江西省科學技術青年獎的獲獎代表在此發言,我感到十分榮幸。今年新增設立的省青年科技獎項,為江西青年科技人才點亮了前行的燈塔,搭建了奮進的舞台。這份榮譽,是肯定,是鼓舞,更是沉甸甸的責任,代表著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和全省人民的期待。”
在“灣區”求學矢志科研,來“老區”發展開拓創新,江西何以吸引青年才俊來此扎根,何純挺給出了答案。
何純挺是土生土長的廣東人,他的學業生涯(從本科到碩士再到博士)均在廣東完成。但他向記者坦言,江西省為青年科技人才打造的創新環境,最終成為吸引他前來的關鍵。2018年在中山大學完成博士后科研工作后,何純挺選擇扎根江西,在他看來,當前江西省正處在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省委、省政府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力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廣闊天地和寶貴機遇。
在江西師范大學,為立足化學領域開展扎實的基礎研究,何純挺組建了一支平均年齡隻有26歲的分子基能源化學創新團隊,緊盯國家戰略需要,聚焦能源催化領域難題開展科研攻關。
“我們科研的重要方向,是綠色能源領域的催化材料和器件,譬如氫能,利用風力、光能等可再生能源供電,通過電解水制氫可實現零碳排放,真正的‘綠氫’大規模使用將具有顛覆性意義,我們當前的目標就是尋找能解決活性和穩定性權衡問題的新一代氫能催化劑。”何純挺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何純挺團隊提出的“分子限域合成”技術,突破了長期以來超細催化材料制備難度高、易團聚等瓶頸問題,大大推動了傳統金屬基催化劑的降本增效﹔尤其是團隊近兩年提出的“分子增強電催化”概念,為催化劑設計和催化機理調控提供了新方案。基於這些創新的學術理念,其團隊發展了高效的分子基材料合成方法學,可以對分子基材料及其衍生物的微納結構進行精准調控,據此創制了多種新型的氫能電催化劑,刷新多項相關性能紀錄。“如今,我們團隊有個研究方向就是設計全有機電催化劑,這種基於有機合成的材料在理論上具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性,如果能夠穩定實現,將有望改變傳統催化系統以稀缺昂貴金屬材料為主導的局面。”何純挺說。
據介紹,何純挺科研團隊自2019年組建以來,已獲批多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在能源小分子催化轉化方面取得多項創新性成果,為高值化學品綠色合成和能源轉換器件技術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持,團隊在國內外知名期刊發表高水平論文120余篇,相關研究成果已獲授權發明專利12項。何純挺本人獲得江西省科學技術青年獎、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廣東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等多個獎項。
從實驗室的潛心鑽研到產業化的應用探索,從基礎研究的原始創新到關鍵技術的協同攻關,何純挺深切感受到這片紅土地上涌動的創新熱潮,他堅信“江西的科技人才大有可為,江西的科技創新必有作為”。
站在新起點,踏上新征程,作為青年科技工作者優秀代表,何純挺表示,將把激勵變為動力,傳承老一輩科學家的優良傳統,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勇於挑戰科學難題,聚焦“1269”行動計劃重點產業方向,努力把實驗室的科研藍圖變為推動江西高質量發展的現實成果,以實實在在的科技創新報效祖國服務人民。(記者 陳 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