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潤苗筑根基 文化鑄魂啟新程
——南昌交通學院2025級新生思政教育實踐紀實
當迷彩方陣在操場上踏出整齊步伐,當理想信念在訓練中愈發堅定,當生日蠟燭在校園裡閃閃發光……2025級新生入學兩個月以來,南昌交通學院通過開展“迷彩思政課”“勵行拉練”“心理賦能”等特色活動,構建沉浸式、立體化的新生思政教育體系。這場思想淬煉覆蓋8000余名新生,以多元載體將家國情懷、文化自信與青春奮斗根植心田,讓新生們真切感受到學校育人的用心、暖心與貼心。
實踐磨礪 用腳步丈量信仰長度
10月21日,南昌交通學院墨軒湖校區5100余名身著迷彩服的2025級新生在晨光中集結,隨著一聲“出發”號令,25公裡拉練正式開啟。隊伍沿漁橋村、靖窯遺址行進,歌聲、口號聲此起彼伏,展現新時代青年學子昂揚向上的風貌。商學院2025級新生匡翌豪說:“突然懂了這場‘行走的思政課’的意義,感受到革命前輩為家國奔走所付出的艱辛與苦難,今天我們為成長而奮進。”
為期兩周的軍訓將“堅持”二字刻進2025級新生的迷彩服褶皺。“剛開始練習正步定位時,腿又酸又麻,感覺下一秒就要撐不住了。”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2025級土木工程專業新生王浩然回憶道,“但我告訴自己,再堅持十秒……就這樣一次次突破自己的極限。”正是這份堅持不懈,讓他從最初的勉強達標,逐步成長為隊列示范員。在汗水中沉澱的獲得感,讓新生們擁有直面挑戰的堅韌和應對學業壓力、探索人生方向的勇氣,“軍訓課堂”的收獲將轉化為成長路上的持久動力。
心理賦能 以心育筑牢成長底氣
針對當前學生特點,學校創新教學模式,在軍訓中加入心理健康操。活潑生動的心理健康操,不僅減少學生因軍訓產生的煩亂感、不適感,也調節軍訓的單調重復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主任錢水芳表示:“通過四年的實踐,心理健康操通過運動與心理疏導相結合,成為軍訓的‘柔性緩沖’與‘增效工具’,更通過身體律動傳遞積極心理暗示,為新生適應大學生活打下身心雙健基礎。”
“第一次離家這麼遠,軍訓壓力又大,總忍不住偷偷哭。”來自山東青島的2025級新生李同學在心理咨詢室默默流淚。心理老師的耐心傾聽、共情同理,幫助她重拾信心面對校園生活。
為做好2025級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學校提前布局,把專業心育服務前移到家校協同與日常成長各環節,依托入學前《致家長的一封信》收集學生高中階段身心健康相關信息、介紹學校心理咨詢室地址及預約方式,得到家長100%反饋,報到時利用“贛鄱心理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務平台”進行心理測試,成功干預心理危機事件3起,會同對家長反饋及普測出的重點問題學生共296人,全部做到“3+1”包保幫扶,讓學生卸下心理包袱、迎接大學生活。
同時,針對新生入學后可能面臨的環境適應、情緒調節、人際關系等挑戰,學校構建“校—院—班—寢”四級心理網絡,開展心理適應講座、心理素質拓展活動和心理團體輔導等一系列活動,將專業心育服務嵌入成長每一環,用“看得見的關懷”幫新生重拾前行信心。
成長印記 用微光匯聚認同底色
入學季的每個清晨與夜晚,那些散落在校園裡的“微光”,正悄悄在新生心底刻下成長的印記——是報到現場,志願者暖心周到的服務﹔是集體生日會,校領導遞來的蛋糕﹔是軍訓間隙,同學塞來的奶糖﹔是拉練路上,輔導員的輕聲鼓勵﹔是慰問演出時,演職人員的飽滿熱情。這些細碎的瞬間,像星星點亮夜空,慢慢化作“溫暖”初印象。“軍訓拉練走得腳都磨破了,想放棄的時候輔導員一直陪著我,輕聲說‘再堅持一下’。這聲溫暖的鼓勵讓我咬著牙走到了終點。”2025級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新生裘曼深情地說。
這些細微而深刻的變化,印証著南昌交通學院思政教育的溫度與深度。正如該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肖長春在2025級新生開學典禮上強調,“學校將全力以赴為同學們營造優良的育人環境,助力每一位學子在南昌交院這片沃土上,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之國家,書寫無愧於時代的青春華章。”
一系列有溫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思政實踐活動,是南昌交通學院“文化鑄魂”行動計劃的扎實推進,是為2025級新生扣好大學“第一粒扣子”的責任擔當。新生們眼中的堅定與臉上的笑容,正是對這場“鑄魂工程”的最好回應,他們正帶著思政教育的精神養分,在青春賽道上奮力奔跑。(李妮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