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職業技術學院:“三維構建 雙向賦能”人才培養路徑探索實踐
依托吉安電子信息市域產教聯合體,吉安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圍繞產業需求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資源整合、模式革新與生態構建,打造適配產業發展的人才供給鏈,培育兼具技術能力與行業素養的復合型人才,為區域產業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構建產教協同育人布局,精准對接產業需求培育人才。牽頭成立吉安電子信息市域產教聯合體打破校地、校企壁壘,將人才培養目標與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規劃進行適配,聚焦PCB、LED等核心方向,整合區域內院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優勢資源,組建電子電路精英班,成立瑞聲電子產業學院,確保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
構建產業賦能育人體系,深化產學研創一體化實踐。將產業前沿技術與行業標准融入教學,開發模塊化、實戰化課程及教學資源,對接電子電路關鍵技術,開發印制電路板技術相關教材,與木林森共同開發LED技術相關教材,實現理論與實踐無縫銜接﹔組建生益和滿坤科技電子線路板現場工程師班,讓學生深度參與企業生產、技術攻關與項目研發,在實戰中提升創新與問題解決能力﹔整合院校教師與企業專家資源,打造PCB與LED技術方向,兼具理論素養與產業經驗的“雙師型”團隊,夯實育人根基。
構建育人興產雙向賦能體系,釋放價值形成良性循環。人才培養成效深度反哺產業,形成 “培育一名人才、帶動一個崗位、助力一項技術” 的良性循環。畢業生憑借扎實專業能力與標准化素養,成為區域電子信息企業核心技術力量﹔校企協同攻克多項產業技術瓶頸,推動行業標准完善,助力產業高質量轉型。
這種“育人興產、產教互促”模式,既強化人才對產業的支撐,又通過產業反哺提升培養針對性與實效性,構建起可持續發展的產教融合生態,推動了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為新時代職業教育賦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開辟了新路徑。(李威、朱經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